坐在黃樹凡旁邊的,是一個戴著深度近視鏡,身著中山裝的老學究,名叫李國忠,是這次珠峰節目的特邀嘉賓。
李老是華夏地理界集眾多頭銜于一身的人物。
華夏科學院學部委員。
著名的地理學家,冰川學家,華夏冰川學的奠基人,華夏凍土學和泥石流研究的開創者,有華夏現代冰川之父的美譽!
“李院士?”
直到黃樹凡再次發聲,李國忠才反應過來。
李老皺著眉頭,深深地吸了口氣,沉聲道:“哦,是這樣。”
“北坳冰壁呢,在一些地理文獻中,也叫‘珠峰大冰壁’,位于珠穆朗瑪峰的北坡,是冰川推移,冰雪下瀉,所形成的一道冰墻。”
“因為珠峰的特殊性和危險性,我們對它的勘探工作始終是原地踏步,沒什么進展。對于它的認知,大部分都是來自于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獻,截至目前,相關的測繪工作,也全都是依靠衛星成像來完成的。”
說話的時候,李老的神色極其復雜,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老實講,從事地質工作這么多年,我也是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到這座冰川,真的很令人震撼……”
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李國忠連連感嘆:
“從科研的角度來講,此次直播的影像資料,對日后研究珠峰,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生之年,能看到人類對這座8000米的雪山發起挑戰,身為一名地質工作者,我的心情很是激動,這一幕,屬實難得……”
說話間,李老蠢蠢欲動,眼眸里迸發出非常復雜的光芒。
……
砰!
冰鎬落下的剎那,冰花四散,飛落到臉頰上。
隨后,陸羽抬起左腳,向前一踢!
鞋尖鋒利的冰爪鋸齒,瞬間牢牢咬住冰層。
緊接著,他遵循三點固定,一點移動的攀登理念,再次轉移重心,用出了前世大為流行的法式攀冰技術!
直播的畫面中,陸羽時而用冰鎬開路。
時而手腳并用。
時而打下冰錐。
時而又借助腰間的登山繩,捆住凸起的冰芽……
所有的技術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銜接自然,流暢如畫,非常熟練!
很快,陡峭的冰壁上,便留下了一段“之”字形的前進路線!
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可能瞧不出這里的門道,只覺得這種與徒手攀巖相類似的攀冰運動,很有觀賞性。
但其實則不然。
高海拔的攀冰,不僅需要技術做后盾,還要有強悍的體魄作為支撐。
二者缺一不可。
甚至可以這么說,北壁攀冰的難度系數和危險程度,不比徒攀華山。
因為在這里,攀登者除了要面對巨大落差所帶來的心理壓力,還要時刻飽受高海拔環境的折磨!
燕京。
國家登山隊!
看著陸羽的法式攀冰,一眾隊員大為震驚,每個人都是眼前一亮,激動無比!
在此之前,他們在攀爬一些雪山時,所使用攀冰的技術非常粗糙。
很多時候還會借助于上升器來攀爬。
沒有一點技術含量。
但陸羽所使用的攀冰技術卻不同!
這是一種他們從來都沒見過的高超技法!
就連王隊長等登山大咖,也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對此倍感吃驚和疑惑!
一時間,陸羽的所作所為,仿佛為他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引得眾人連連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