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月光揮灑下來,顯得無比神秘。
從目前所掌握的線索來分析,這東西絕不是現代人所為。
陸羽覺得,這很可能是生活在歐利迪亞島上的某個原始部落,出于某種目的而建造遺留下來的。
或許是為了祈禱,或許是為了祭祀?
盯著石像沉吟了一會兒,陸羽終于緩緩開了口:
“這不是一座尋常的無人小島……”
“它的歷史,應該非常悠久,至少曾擁有過一段文明全盛時期,否則,類似的文明產物是絕不會出現在這里的。”
“石像有著十分明顯的,人為修鑿的痕跡,樣子很古怪,看起來與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有點相似。”
摩艾石像,是位于復活節島上的一群巨型人像。
造型沉毅奇特,存世量極大,幾乎遍布全島。
可以說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世界遺產之一,直到現在,最為頂尖的科學家也無法對石像的存在給出合理的解釋,大多都只是猜測。
這么多的石像是誰修鑿的?
目的又是什么?
供人瞻仰?供人膜拜?
各個國家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人類學家,都曾登島考察,企圖弄個水落石出,可最終的結果,不過是提出種種猜測性的解釋,實在不能令人信服。
至于島上的居民,那就更奇葩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原始土著,對于小島的這些石像,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歷史記憶。
眼下,陸羽所發現的這些歐利迪亞石像,就像是摩艾石像一樣,完全不見出處,只是個客觀再客觀不過的存在罷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兩種石像,雖說略有不同,但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都只有上半身,都具有一對長耳,雙目深陷,鼻梁高挑寬大,臉膛棱角分明。
唯一的不同是,摩艾石像,多為火山巖。
而這里的石像材質,卻是更為堅硬的石英。
是什么做工、材質,當然不重要。
但從這里,卻看出文明的生產力與強大與否。
想當初,無數的考古學家對復活節石像的討論,都一致認為,肯定是鼎盛文明所為,不然的話,是絕不可能完成這個巨大工程的。
所以,從這里應該就能看出,歐利迪亞島上的文明,應該不亞于任何一個太平洋原始部落。
至少,也是興盛了數百年……
看完了石像的正面,陸羽又來到其身后,觀察了一番。
借著無人機的光亮,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后面有字。
雖然歷經風雨侵蝕,但還是可以看個大概的。
首先,字體很奇怪,與常見的古文字一點不搭邊。
但應該也是象形文字。
因為不是研究這個的,文字的記述內容,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看了一會兒,陸羽把自己的想法,跟觀眾們說了一遍,適當分析了一下小島與石像的歷史淵源。
各種言論,雖不能保證完全正確,但說的也是有鼻子有眼,頭頭是道。
“這些石像,與摩艾石像長得很相似,五官,表情,尤其是耳朵,如果我分析得沒錯的話,這兩者應該是同一文明維度的產物,至少也是有關聯的。”
“要知道,復活節島距離這里,并不算太遠。”
“石像后面的文字,可能是解開謎團的關鍵,但說實話,這種古文字,我還是第一次見,所以不做評價。”
此刻,彈幕中:
“18CM的翻譯君,請開始你的表演!”
“跪求野生翻譯君!”
“羽神都看不懂,應該就沒人看得懂了!”
“在下不才,我覺得上面寫的應該是:警告!世界第一極限主播,到此一游~(狗頭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