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哦!”
……
鏡頭前。
觀眾們再看時,陸羽已經把石矛放在了身前。
弓著身子離開了灌木叢。
準備從側面迂回前進。
此刻,他手里頭沒有遠程武器。
只有這把石矛可以投擲。
與其這么耗著。
真不如碰碰運氣。
距離足夠近,倒也不是不可行。
石矛的殺傷力沒得說。
用來獵殺火雞肯定綽綽有余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準頭不好把握。
很容易出現偏差。
總之,先不管這些了。
比劃比劃再說。
不行就撤便是。
……
很快,躡手躡腳蹚過小溪。
陸羽悄默聲地躲到了一棵樹下。
此時,火雞正在他前方不遠處的草叢里。
相距頂多五六米。
為了不驚動獵物。
這段時間,陸羽始終沒有開聲。
就連呼吸的節奏,都放慢了不少。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中的石矛上。
石矛的有效投擲距離,取決于很多方面。
赫技術,工藝,甚至是制作材料,都會影響到投擲的準確度。
當然了。
作為原始兵器,這些東西還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最關鍵的局限在于,陸羽現在是單兵作戰。
單兵作戰與群體狩獵的多點發力不同。
容錯率特別低。
一擊未中,基本就宣告結束了。
再想迎頭趕上,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群體狩獵就有所不同。
相比之下,這種狩獵方式的容錯率就打得多了。
石器時代的原始土著,之所以慣用石矛狩獵野獸,而且能經常得手的原因,就在于此!
一通亂射,火力賊猛。
別說火雞了,就算體量再小的獵物,也不在話下。
可要是一對一。
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單兵狩獵的至強武器,還得是弓。
不管這次獵殺有沒有成功,陸羽都在心里拿定了注意。
有時間一定要搞把傳統獵弓傍身,以便再碰到這樣的情況,好有應對之法。
……
下一秒。
陸羽緩緩探出頭來。
俯身觀察了一下火雞的動靜。
然后,將石矛交付到右手上緊握住。
同時緩緩揚起右臂,擺出一副蓄勢待發的架勢來。
這時候,火雞還未察覺到危險已經來臨,依舊在地面上覓食。
見狀,陸羽也不耽擱。
瞇起左眼,瞄準火雞肥碩的臂膀。
權衡了一下投擲細節。
角度倒是沒問題,正正好好。
時機也不錯。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距離,并不是最佳的投擲距離。
如果再近兩米就好了。
可現在,前面除了茂密的草木。
就沒什么實實在在的掩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