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十多分鐘的功夫。
腳下的坡道,便出現了轉機。
越發得趨于平緩。
而這時。
眼前也是一片豁然開朗。
一個南北走向的更大的巖洞,突然間毫無征兆地進入到了視線里!
巖洞的正中,則有一條洶涌的地下暗河,奔流而過。
河道很寬。
水位也很深。
與山內的相比,有過之而不及。
之前聽到的水聲,多半就是從這里傳出來的。
看到這一幕。
陸羽皺起了眉頭,三步并做兩步,徑直走了過去。
“各位,這里也有一條地下暗河。”
“想來。”
“應該也是歐利迪亞龐大的地下水系中的某一支……”
舉起火把。
陸羽借著微弱的光亮,將巖洞四處,仔仔細細地勘察了一番。
這個巖洞絕不是人工開采的。
而是經過河水侵蝕。
天然形成的。
就目前的情況看。
歐利迪亞人費勁心機。
開鑿地下巖洞的目的。
八成就是想打通這里。
可這又是為了什么?
難道是想找到暗河?
這些人想干嘛?
想著,陸羽把自己心中的疑問,與直播間內的觀眾們分享了一下。
也說了自己的看法。
但大家討論來討論去,始終沒有得到一個較為靠譜的答案。
為了弄明白這一切,陸羽擴大了一下搜索范圍。
往自己的右手邊。
也就是河水的上游,尋了一圈。
結果。
還真有所發現。
在河道的兩旁,陸羽發現了很多原始青銅器具。
銅斧,銅錛,矛槍,石鑿。
地面上甚至還有很多由黏土燒制而成的瓶瓶罐罐和數不清的破碎殘片。
表面爬滿了蛛網與青苔。
早已不成樣子。
瞧了一會兒。
陸羽隨便從地上,撿起一枚殘片,放在手里掂量了兩下。
沒什么特別之處。
就是非常普通的實用器。
“巖洞里有人生活過的痕跡。”
“地面上隨處可見生產工具和生活實用器。這些器具,都是非常簡單的盛用具和開鑿刃具。”
“在科技并不發達的原始社會,類似的工具,已經可以初步滿足生產生活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歐利迪亞人應該在這個巖洞里生存過一段時間。”
“但問題是,他們為什么要穴居到地下呢?”
“難道,真的在玩地道戰吧?”
陸羽對著鏡頭,不可置信地挑眉道。
……
其實。
不論是原始社會,還是近現代,躲避戰爭時,人們總喜歡往地下跑。
類似的古代戰爭隧道,在歐洲和大洋洲非常普遍。
2015年,德國考古學家HeinrichKush,就曾在歐洲幾十個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定居點中發現了大量的地下隧道,全部都是部落戰爭時遺留下來。
而到了近現代,最為舉世聞名的,可能是就是越楠的古芝隧道了。
越南戰爭時,古芝隧道個十分難以攻克的地方。
戰爭期間,由于老美數度空投炸彈、噴灑枯葉劑,人們不得不躲到地下,進行游擊戰。
越楠大兵曾通過這些現代人看來非常傳奇的地道系統控制此地區。
留下一條長約250公里,所有基礎設施都甚為齊全的戰爭隧道。
呈現出了一部抵抗外來勢力的血汗歷史。
當時,老美自然也知道這條隧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