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個人衛生后。
陸羽隨便撿了一塊石板,為自己煎了一個火雞蛋。
說實話。
味道有點難以描述。
與雞蛋的口感,完全不同。
說不上好壞。
但也不難吃。
十分鐘后。
吃罷早飯。
陸羽先從柴火屋里找了幾根竹篾,把殘破的背囊簡單地修補了一番,隨后才離開營地,前往區土點。
茅屋的屋頂,要想鋪滿瓦片,至少需要上百塊瓦片。
除此之外,燒制瓦片的窯爐和鼓風系統,也還要用上一部分。
所以,前前后后,陸羽一共在營地與取土點間,往返了四次。
忙活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才算告一段落。
中午,陸羽在茅屋里小憩一會兒。
等到太陽沒那么大了,才起身,開始著手制坯。
燒制瓦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制作瓦坯。
制坯,其實就是把干濕適中的黏土,倒入瓦模中,加工成瓦片。
然后再加以晾曬,去除水分,讓其變成適合入窯燒制的成品。
“好了,兄弟們。”
“有了原材料,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制坯,制好的瓦坯,需要長時間的晾曬,以去掉多余的水分,所以,先制坯,然后再搭窯,可以節省下不少的時間。”
茅屋的屋頂框架,有很多橫梁。
所以,在制坯之前,就要確定好,瓦片的制式。
這樣一來,瓦片才能屋頂相匹配。
考慮到屋頂結構的穩定性和瓦片的安裝方式。
最后,陸羽決定把瓦片做成一個長約30公分,寬約15公分,頂端帶有可供繩索穿過的圓孔和榫頭的形制。
圓孔,可以讓繩索穿過,從而方便與框架上的龍骨相連接。
而突出來的榫頭,也可以起到一個固定的作用。
讓每一塊瓦片都能老老實實地固定在木椽子上。
不僅可以為龍骨分擔一部分重量,同時也為瓦片一道雙重保險。
非不可抗拒因素,就算八級大風,也不會出現房倒屋塌的狀況。
說話間,陸羽把自己的制坯思路,一五一十地與觀眾們分享了一番后,立刻便行動了起來。
“制坯前,我們還需要一個工具,那就是瓦模。”
“瓦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會讓燒制出來的瓦片,形狀相同,美觀一致。千萬別傻傻地一個一個去捏,那樣可太浪費時間了,最關鍵的是吃力還不討好。”
說著,陸羽從柴火堆里翻出來一根足足一米有余的薄竹坯。
這根竹坯是之前編織魚簍時剩下的,現在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瓦模的制作,也很簡單,不一定非要竹坯,普通的樹枝也能勝任,只要韌性過關即可,因為咱們手頭剛好有竹子,所以我就直接拿來用了。”
衡量了一下竹坯的長度,陸羽拿出石斧,分別在竹坯的30公分處,45公分處,75公分處,90公分處,刻下了一道凹痕。
將整根竹坯,分成兩長兩短。
如果將竹坯折起來的話,剛好可以圍成一個與瓦片規格相近的長方形。
到時候,只要將頭尾交接處,再用樹皮繩系緊就行了。
折來折去了好一會兒,不多時,一個精致的瓦模,便出現在了觀眾們的面前。
“各位,看到了嗎?”
“大致就是這樣。”
“印坯的時候,我們只要把和好的黏土,填到模具里,再用刮板刮掉多余的部分就成型了。怎么樣,是不是很簡單,很方便?”
“6666!”
“厲害,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其實這就是很簡單的瓦匠活兒,我干過這個!但說實話,主播真的很厲害,還原得非常到位!”
“太秀了!羽神,我要給你搟餅吃!”
“牛逼!牛逼!”
“玩泥巴玩得都這么清新脫俗!”
“233333333”
……
緊接著。
拿上竹制的瓦模。
陸羽來到熱反射墻前,將早晨煎火雞蛋的石板搬了過來,直接席地而坐,并取來一坨黏土,有模有樣的在石板上噼里啪啦地摔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