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用木炭穿孔,放入斧刃。
最后,再取一段繩索,在斧柄和斧刃的連接處打幾道十字結,加以固定。
很快。
一個小時,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經過陸羽一番細致入微的打造,一把泛著金屬光澤的銅質戰斧,總算大功告成,第一時間出現在了觀眾們的面前。
銅質的斧刃,可不是石斧能比得了的。
獨有的金屬光澤,看上去很有味道。
凹凸不平的表面。
更是極具藝術的美感。
畢竟徒手打造。
這份靈氣,絕不是流水線作業的工業化產品所能比擬的。
“等下……”
“咱們還得在找個磨石,把斧刃好好打磨一下。”
看著手里的“新武器”,陸羽的嘴角一直都在微微上揚著。
似乎對這個伙伴,十分滿意。
“傳統的維京戰斧斧刃,與一般的叢林斧大不一樣。而這兩者最大的不同,主要就集中在開刃方式上。”
“普通的叢林斧,比如瑞典的福斯斧,大都是開平刃的。平刃,也就是平磨,是刃具開刃時最為常用的一種方式,介于凹磨和凸磨之間。兼顧銳利及堅固性。由刃的縱切面,呈V型,也叫V型磨法。”
“一般的戶外小獵刀常用大平磨,既有較強的堅固度,又有較強的鋒利性,可以滿足剁骨、剝皮等功能。”
“但傳統的北歐獵刀和斧刃,卻與之完全相反,維京人對于刀的認知與理解,非常深刻,經過歷代傳承,他們獨創了一種非常特別的開刃方式——斯堪的納維亞式開刃。”
斯堪的納維亞開刃,簡稱斯堪刃。
從刃具中間處向兩側開刃。
這種開刃方式,可以很好地留住刀刃本身的重量。
使用起來也非常順手。
斯堪刃多用于北歐傳統獵刀、傳統戰斧和現代生存刀上。
是一種很實用的開刃方式。
完美地兼顧了刀身強度和鋒利度。
這也是為什么,戶外生存刀多用斯堪刃的根本原因之一。
無他。
就是因為刀身足夠厚。
且強度過關。
一把斯堪刃,足以讓生存者,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應付絕大多數的劈砍作業了。
這一點,平磨的大馬士革都無法與之相比。
畢竟太薄。
……
聊著聊著。
陸羽轉而踱步到火堆前。
一邊為觀眾們介紹。
一邊從火堆燃燼中,找了一小塊木炭。
沿著斧刃的邊緣,畫了一道兩面對等、差不多五毫米寬的刃線。
刃線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打磨。
可以很好地避免,打磨斧刃時,傷到斧面等問題。
“斯堪刃,是雙面開刃,畫刃線的時候,最好兼顧兩側。”
“真要偏刃,可就麻煩了。”
“戰斗力至少下降一個檔次……”
一個不注重細節的主播,一定做不出好節目來。
直播的過程中,陸羽向來很注重細節。
但凡是關鍵點,總是會說上兩句。
讓節目變得更豐富,更立體。
讓觀眾們也能參與到其中來。
事實上,這樣的解說方式,還真給這次直播加了不少分。
最關鍵的是,觀眾們也買賬。
恍然大悟的同時,不僅能學到很多不為人知的生存知識。
對于一些原理,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很快。
畫好刃線后。
陸羽起身來到石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