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洛麟從系統空間里掏出了那枚盾牌,放到了托尼的身旁,說道:“對了,還有這個!這是史蒂夫讓我還給你的,他說這個盾牌當年是你父親制造的,他們對不起你父親,所以史蒂夫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資格使用它了。”
“我知道了。”
托尼接過了盾牌,他摩挲了一下,停頓了一下,忽然道:“洛,我想問,你覺得我做得對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洛麟緩緩坐到了托尼的身旁,像是談心的友人坐在礁巖上。他緩緩回道:“我不能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得。對與錯的答案其實在于你自己的內心了,不是嗎?”
“至于第二個問題,如果是我,我會選擇殺了仇人。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不報此仇,枉為人子。這是我的選擇。我并非英雄,我只是個俗人。”
聽了洛麟的回答,托尼怎么感覺自己有些懊悔了,他也好想如洛麟所說的那樣,快意恩仇啊。怎么感覺自己有點‘枉為人子’了呢?
“所以我錯了嗎?”
托尼這話有些迷茫,既像是自問,又像是向洛麟追問。
洛麟忽然覺得自己或許不應該說出‘枉為人子’之類的話,讓托尼有點鉆牛角尖了。他接著道:“其實,你冷靜下來之后就應該會得出心里的答案了,不是嗎?我不是英雄,我是個順從心意的惡徒,是個任性而肆意妄為的暴君。”
“但你不同,你是個英雄,英雄這兩個字的含義不止是萬人稱頌的贊美和崇拜,不止是鮮花和掌聲。更是要負擔起沉重的責任,付出不菲的代價。
“所以英雄總是要承擔痛苦的。”
其實當時托尼之所以會那么執著地想要干掉巴基,一個是因為突然知曉了父母遇害的真相;二個是史蒂夫的‘背叛’和偏袒。再加上仇恨點燃的怒火,這才讓托尼情緒失控,沖動地暴走了。
而按照原本的世界線走,最終史蒂夫會為了巴基擊潰托尼,然后帶著巴基離開,同時也象征著復聯的分裂,托尼和史蒂夫友情的破碎,雙方都給彼此的心里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疙瘩。
但洛麟插手之后,結果某種意義上算是好了很多。
首先是巴基被洛麟的威壓折磨,再到巴基醒悟道歉、懺悔的下跪認罪,最后他表現出了男人的擔當,愿意以死謝罪。
即便是托尼也因為巴基的這些舉動,對他略微改觀了一點,多了幾分欣賞,少了幾分仇恨。
而史蒂夫更是為了拯救朋友向托尼下跪懇求,再為巴基擋下了那意外的一炮;這讓托尼感慨兩人友情的同時,也因這意外傷害到史蒂夫,讓托尼有了些愧疚感。
雖然事情一碼歸一碼,但這意外‘殺人’的愧疚足以抵平史蒂夫的‘背叛’和偏袒。
所以最后盡管雙方的心里都還有疙瘩,卻并沒有原來的世界線那么大。甚至可以說是雙方都默許了,或者說盡力地忽略掉了那些仇恨了。
達成了‘沒有和解的和解’局面。
“你是想避免我和史蒂夫的分裂是嗎?”
托尼看著海浪拍打著礁石,他忽然對洛麟問道。雖然當時被情緒所裹挾,但是駝你是個聰明人,事后從洛麟的行為舉止就能判斷出洛麟想做什么。
而托尼的這個問題,幾乎已經是默認了一個前提,那就是那個意外轟出的掌心炮并不是意外,而是洛麟故意的。
洛麟自然聽出了托尼的潛臺詞,托尼已經隱隱猜到了。
洛麟并不在意,或者說兩人都沒有在明面上提這個話題,頗有點心照不宣的意思。洛麟肯定地回道:“是的。”
托尼問道:“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