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部長便問:“明天還召集不召集全體專業人員了?”
馬揚一聳眉頭:“誰說不召集了?”
“機關里都在傳,說省里已經定了不把那個坑口電廠項目給咱們,又說你傷得挺厲害,根本沒有那個可能主持明天所有的活動。”
“就這事?”
“就這事。”
“那你先回。把手機開著。一會兒我再跟你說。”
楊部長猶豫了一下,好像就這么走了,心有所不甘似的,但又不能不走,便只得說:“行……我等您的回話。貢書記,您還有什么事嗎?”
貢開宸沖他揮了揮手,什么也沒說,等那位楊部長走了后,卻問馬揚:“你召集開發區所有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干什么?”馬揚稍稍喘了口氣,等一陣劇痛發作過去后,緩緩答道:“作為一個有幾十年歷史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大山子的確有它致命的弱點。但它也有一般企業廠礦無法比擬的長處,那就是人才優勢。幾十年來,您應該很清楚,我們這兒積聚了一大批高級工程技術專家。大山子近年來的衰落,不是因為它沒有人才,而是因為它僵硬的管理體制嚴重地阻礙了人才優勢的發揮。我們這兒的確沒有優美的環境,沒有成片的綠地,沒有音樂噴泉,也沒有古樹成蔭的街心花園。但是我們有中國最好的工程技術專家和技術工人。我相信,德國方面的這些行家是識貨的。他們會掂量出大山子這一方面優勢的真正分量的。辦企業,畢竟還是要靠人啊。我請他們直接和我們這些工程技術專家和高級技術工人見面。讓他們自己去考核我們這方面的優勢。我們還有好幾個到德國留過學的專家……”
聽馬揚這么一說,貢開宸面部的表情和整個神態開始緩和下來:“馬揚,我非常欣賞你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一點,在今天的中國,在我們K省,很難得。這也正是中央領導要求我們具備的東西。但是,你一定要明白,省里已經做了最后的決定。德方工作小組肯定不會再到你這大山子來了。他們在K省一共就待那么兩天,日程已經全部排滿。后天下午他們就飛北京,去中南海晉見我們的總理,然后,他們就回德國了……馬揚,不要固執了,以后再說吧。等你把大山子稍稍整出一點模樣,這樣的機會,以后還是會有的。”
馬揚低下頭,不做聲了。
幾分鐘后,貢開宸來到院長辦公室,通知等候在那兒的陸軍總醫院來的那幾位軍醫,他和馬揚的談話已經結束,讓他們“立即行動”。于是,直升機的翼片開始轟轟地旋轉起來。留守在機艙里的醫護人員打開艙門,準備接受轉運的傷者。院長和主治大夫,還有陸軍總醫院的那幾位軍醫匆匆向急診室走去。(馬揚在開發區管委會機關舊樓里傷情加劇后,即被送到這兒做緊急處理。)但等他們走進急診室一看,不禁全愣住了——馬揚不見了。趕緊里里外外地找,都沒找見。只在一張斑駁的白漆面桌上找到這樣一張紙條,是寫給貢開宸的。只見紙條上寫著這樣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