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振華有些失落,不知所謂地點點頭。
章克香打量著振華的臉色,勉強笑道:
“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我父母,和你父母一樣,都是老一輩的思想。我們現在……還是同學,走得太近了,父母肯定會抱怨我,說我沒個姑娘家的樣子。”
振華想了想,點頭道:“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真明白還是假明白?”章克香翻了翻白眼,坐到縫紉機后面干活,說道:“我要干活了,你回去吧,跟你媽媽說一下。”
“嗯,那我先走了,你忙著吧。”振華點點頭,出了裁縫店,去集市上買墨汁。
章克香的話,振華隱約有些明白。
她的意思是,現在無名無分的,僅僅是同學的關系,不好走得太近,以免父母不高興。如果振華希望更進一步,那么,就得正兒八經上綱上線地來說這件事。
要父母之命,要媒妁之言。
婚姻大事,振華也要請示父母,不敢擅自做主。而且振華本性靦腆,在章克香面前,也不好表達什么,只是含糊應對。
回到家里,振華看見好幾個鄉親,正等著自己寫門對。
老爹樂呵呵的守在一邊,抽著鄉親們遞上來的香煙,一臉幸福,好像占了天大便宜似的。
振華打起精神,把章克香的事放在一邊,先應付寫門對的任務。
誰知道這邊寫著,那邊絡繹不絕的,又有其他鄉親們送來了門對紙。
一時間,振華家門庭若市,蓋過了隔壁王響的風頭。
整個東灣大村,分為四個組,加起來百十戶人家,寫春聯的任務,也的確算是繁重。
而且鄉下人圖喜慶,凡是有門有窗的地方,都要貼上春聯。雞籠上面要貼,豬圈要貼,門前的大樹上要貼,牛角上面也要貼。
王響家里要寫的春聯最多,殺豬盆要貼‘黃金萬兩’,買豬的大桿秤上要貼‘一本萬利’,自行車上要貼‘日行萬里’,拉豬肉的板車上面要貼‘出入平安’……
趙成海在一邊看熱鬧,對兒子說:“振華,多寫一張,貼你響大爺屁股上!”
王響也嘿嘿地笑:“振華多寫一張,貼你老爹嘴上,要不他整天對付我。”
振華一直忙碌到晚上,才完成任務,把鄉親們對付走。
晚飯以后,振華將母親拉進了自己的臥房里,將今天下午和章克香的對話,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翠紅很聰明,一聽這話,立刻拍手笑了,說道:“這就成了!克香的意思很清楚,讓咱家趕緊找紅葉說這個事。振華,你個木頭腦袋,難道你對克香,從來就沒有過一句話嗎?”
振華故意裝糊涂,笑道:“什么話?”
“什么話,當然是你們小兩口的話了!”翠紅給了兒子一巴掌,笑道:“你明天就去鎮上,找個空子,把你自己該說的話,先對克香說了。然后,我們立刻就找紅葉,去跟克香父母提親!”
東灣村這里,上了年紀的人,都把媒人叫做“紅葉”。
因為媒人的媒,和倒霉的霉同音,叫起來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