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磊在家里閑著無聊,主動跑來陪客。
三天的時光,就在吃吃喝喝推杯換盞中混了過去。
老話說,過了三天年,還是原還原。
年初四一大早上,趙成海就把兒子振華叫了起來,收拾后院,準備干活。
東灣村很窮,但是有一點好,地方大。
振華家里,一共是四間屋子的宅基地,加上前面的打谷場和后院,有一千多平米。
除了前面現有的四間土墻瓦房之外,振華家的后院還有兩間小房子,一間是廁所,一間是豬圈。
趙成海現在的規劃是,在正屋后面的西側蓋兩間小小的廂房,磚瓦結構,跨度一丈,檐口高八尺,用作廚房和雜物間。
一直以來,振華家里的廚房,就放在前屋里,錯開明間,對著后門,也抵著振華的房門。
有個單獨的房間做專用廚房,是趙成海全家夢寐以求的事。有了專用的廚房,前屋里就會變得干凈整潔,不僅僅生活方便,也代表著檔次,代表著格調。
因為這是家庭建設,關系到自己和全家人今后的幸福,振華也沒有任何怨言,和老爹一起,年初四便投入到火熱的勞動中來。
父子倆首先整理了地面,然后從屋前抬紅磚到屋后。
早飯時分,振華的姐夫陳道剛帶著瓦刀和兩個泥灰桶來了。他是瓦工,而且手藝不錯。
齊磊換了一套舊衣服,將瓦刀別在后腰上,也慢悠悠地趕了過來。昨天就說好的,蓋房子請他幫忙。
早飯過后,趙振華帶著女婿和齊磊先放石灰線,確定了地基,然后開挖。
小房子的地基不用多深,平地一尺五也就夠了。
趙成海是莊稼漢,女婿干活也很踏實,使慣了鐵鍬,干活很利索。
振華和齊磊要差一些。
尤其是齊磊,干不了半個小時,就要坐下來休息,喝茶抽煙上廁所,正應了農村的一句老話:懶牛上場,屎尿忙忙。
到了午飯時分,地基剛好挖結束。
趙成海讓兒子陪著齊磊和女婿喝酒,自己卻不休息,將挖上來的碎土堆成堆,中間挖了一個坑,挑水灌了進去,制作砌墻用的泥漿。
用水泥砂漿就得花錢,這不在趙成海的預算之內。
制作泥漿是個辛苦事,需要用腳踩踏。
從后面水溝里挑來的水,還帶著冰碴,趙成海也不畏嚴寒,卷起褲管赤著雙腳,在泥漿上面踩踏。
腳下徹骨的寒冷,阻擋不了他建設家庭的熱情。在家庭大建設面前,一切困難都是浮云。
振華吃了飯,來后院里看見了這一幕,不由得吃驚:“爹,你又不穿個膠鞋,這樣不冷嗎?”
“冷什么?昨天立春,天氣已經暖和了。踩泥漿不能穿膠鞋,必須赤腳才能踩熟。”趙成海笑道。
振華皺了皺眉,忽然發現老爹剛剛提起的右腳上,似乎有血跡,急忙叫道:“爹,你的腳流血了,快停下!”
趙成海一愣,提起右腳來看,果然有鮮血流出,不由得皺眉:“估計是踩到瓦渣了,腳凍麻了,也不知道痛……”
振華急忙扶著老爹坐下,打來熱水給他洗腳。
腳上的泥巴洗干凈了,傷口看得很清楚,大約一公分長,血流不止。
“沒事沒事,都是小傷口,你回家拿白酒來。”趙成海對兒子說。
振華回家拿了白酒,給老爹清洗傷口。
白酒灌入傷口,趙成海痛得齜牙咧嘴,卻笑道:“糟蹋了這過年的好酒,平時不舍得喝,今天給腳喝了。”
翠紅拿來家里備用的紅霉素軟膏,擠在丈夫的傷口上,又用布條包裹起來,問道:“要不要去醫療室,給周國明看看?”
“看個屁,我沒那么嬌貴。”趙成海無所謂地搖頭,放下褲管,穿上鞋子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