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急忙走過去,看蘭玉良和姚天祥怎么說。
兩個匠人前后看了一番,也和齊磊一樣,用線坨和卷尺測量墻體的傾斜角度和幅度。不過,這兩人的測量更加仔細和全面,時不時地還討論幾句。
屋外量完了,量到屋內的時候,徐進和其他老師也到了,大家一起看著兩個匠人。
學生們也陸續來了,站在教室外等著。
大約二十分鐘過后,姚天祥和蘭玉良有了統一意見。
蘭玉良說道:“我和姚師傅商量了一下,認為問題不大,可以加固。加固以后,至少還能保證一年之內的安全。”
振華插了一句:“剛才齊磊也來看過,測量分析過,他說隨時都會倒塌……”
“齊磊那一套,對這種土磚房子不合適。”蘭玉良搖搖頭,指著前后墻壁說道:
“古話說,勾山仰檐,千古萬年。這房子的前后墻,都向外傾斜,這不是大問題,因為有上蓋壓住了,拉扯住了,就好比拱橋一樣。大問題在于兩頭的山墻,和中間的一道內山。兩頭山墻也是向外傾斜,這個好處理,從外面加固,用木料撐起來。最麻煩的是內山墻,雖然可以同樣打撐子加固,但是撐在室內,怕你們走路干活什么的,不利索。”
鄭懷亮大喜過望,說道:“既然這樣,徐校長,我們就暫時撐一下。明年,我再看看能否翻蓋。內山也撐起來,撐子打在老師們的辦公室里,老師們委屈一下,算是我對不住你們。”
姚天祥也笑道:“農村農村,村(撐)起來就行。”
徐進和各位老師苦笑,只得點頭。
老夫子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得說道:“鄭書記,暫時加固我沒意見,但是明年夏天,你不能再拖了,一定要將這幾間房子翻蓋。”
鄭懷亮很開心,說道:“好好好,那就這么定了,就明天吧,星期天,讓兩位師傅辛苦一下,振華在這里幫忙,出工都算工資。所需要的材料,你們盡管去買,買回來實報實銷。這次房屋加固的開支,都算我們村子里的,我們出!”
“那就多謝鄭書記了。”徐進自然不滿意,懶洋洋地謝了一句,對振華說道:“振華,打鈴上課!”
振華點點頭,正要打鈴,卻又想起齊磊母親托自己的事,便對鄭懷亮說道:“鄭書記你等我一下,我打了鈴,有個事跟你說。”
鄭懷亮點點頭,在辦公室里等著。
振華打了上課鈴,讓學生們先看書,又跑回來找鄭懷亮,將他拉出門外,把蘭玉芝的兩百塊錢拿了出來,并轉告蘭玉芝的話。
“不容易,都不容易啊。齊磊母親,一個人拉扯幾個孩子,的確挺苦的。振華給她說一聲,我也是工作在身,實在沒辦法,請她多多理解。”鄭懷亮嘆氣。
振華點頭。
鄭懷亮又將這兩百塊交給振華,說道:“這錢你先拿著,明天一早,陪著木匠和瓦匠師傅去河源鎮買材料。回來跟我報個賬,實報實銷。”
振華點頭,又說道:“行,不過這兩百塊,鄭書記別忘了記賬啊。”
“這個當然,我馬上會落賬的。”鄭懷亮揮揮手,一笑而去。
振華返回教室上課。
第二天是星期天,振華一大早,就在大姚莊姚天祥的家門前,等著蘭玉良來會合。
關于買材料加固校舍的事,振華都沒敢跟老爹說。如果老爹知道自己口袋里有兩百塊的公款,恐怕他又有鬼主意了!
蘭玉良到七點鐘才過來,笑道:“不急不急,這也就是半天的活,走吧,先去買材料。”
河東鎮沒有建材,必須去河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