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留了下來,讓振華心花怒放,又可以溫存一番了。
第二天一早,振華去學校請假,讓兩個新來的師范生給自己代課。王敏和謝秋蓉二話不說,點頭答應了。
振華也抽出了這一上午的時間,和宜蘭實施“科學種田”。
油菜育苗,其實很簡單,把菜籽中均勻地撒在碎土上面,蓋上一層稀薄的稻草,上面潑點水,保持濕度即可。如果有一場小雨的話,連潑水都免了。
一上午的時間,育苗工作初步完成。
午飯后,宜蘭和振華聊天,笑道:“我昨天被你們東灣村的人,當成猴子看了。”
“是我們東灣村,馬上你嫁過來,也是東灣村的人,身份證戶口本,都得改成東灣村的。”振華笑道。
“我就說你們東灣村!”宜蘭翻白眼。
“愛說就說吧,隨便,反正你是東灣村的人。”振華拉著宜蘭的手,說道:“我老爹的態度,好像有所轉變。看來,我們明年買拖拉機有希望。從小到大一直放牛,從明年起,我終于不用放牛了!”
卓宜蘭想了想,說道:“買不買拖拉機,到時候再看吧。把錢省下來,先發展副業也不錯。”
振華皺眉,問道:“發展副業?養豬嗎?我家里已經養了三頭豬。”
卓宜蘭不屑地撇嘴:“三頭豬只是養著玩,跟發展副業不沾邊。而且你家的三頭豬,已經養了半年了,才一百斤左右,簡直就是……浪費時間!人家科學養豬,三四個月就出欄。有三間豬圈,一年可以養出三四十頭肥豬。”
振華吃驚,抓住頭皮說道:“三四十頭肥豬,一年要吃掉多少糧食?養不起,養不起。”
宜蘭說道:“沒有豬飼料可以去買,也可以自家配飼料。科學養豬的話,四斤糧食轉化成一斤豬重,這里面利潤不小。你們家里養豬,把稻谷和麥子粉碎成飼料,其實很錯誤。玉米便宜喂豬也是最合適的,賣了稻谷,換成玉米做飼料,幾乎可以節約一半的成本。”
振華想了想,沉吟道:“這個問題,我請示一下我老爹。發展副業,我估計他會支持。”
卓宜蘭點頭,又說道:“你家后院面積大,可以將原來的廁所豬圈拆了,翻蓋一下。蓋三間豬圈,加一個沼氣池。有了沼氣池,以后燒茶燒水,甚至煮飯炒菜都很方便。而且,豬糞經過沼氣池的發酵,肥力很高,又能大幅度降低化肥使用量。這樣的話,科學養豬和科學種田,就能循環起來,達到利益最大化。”
振華喜笑顏開:“宜蘭,你真不愧是大當家的!聽你這么一說,我覺得廣闊農村大有作為,不用出門打工,也一樣發家致富啊!”
宜蘭嘆了一口氣,說道:“能不能致富我不知道,但是總比現在這樣好,一年多賺幾千塊錢,應該沒問題。”
“行,我找老爹商量!”
當天下午,振華將卓宜蘭送上車,自己回學校上課,下午放學的時候,就找老爹商量這個事。
讓振華沒想到的是,老爹這次竟然一口答應了!
振華很高興,笑道:“老爹,這次你怎么沒反對?”
趙成海瞪眼:“我為什么要反對?家里的豬圈本來也就要倒了,我正要翻蓋。而且,這豬圈是蓋在我們東灣村,又不是蓋在卓大郢,你說我為什么要反對?倒是沼氣池這玩意,要一千塊錢,我還要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