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一笑:“你現在還沒有修路的錢,說什么都沒用,等以后有了錢再說吧。那時候,修路不修路,是你自己的事,也沒人敢搶你的錢。”
“也是。”
齊磊點點頭,和振華敲定了墓碑上面文字和圖案設計,去河源鎮給秀蓮定制墓碑。
墓碑需要提前預定,石匠在上面刻字也需要時間。
三天之后,墓碑運到了東灣村。
墓碑正面的文字設計,是振華和齊磊商定的圖稿。兩邊的邊框上,刻著詩經上面秀蓮最喜歡的一句話:蒹葭蒼茫,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墓碑的中間,是一行大字:三妹秀蓮之墓。
落款是大哥趙振華、二哥齊磊。
墓碑上的刻字,也就等于將振華齊磊和秀蓮的三結義,正式昭告天下了。
這次行動,振華和齊磊也非常欠考慮,給秀蓮建墳立碑,根本就沒有通知魯強文夫婦!
好在魯強文夫婦知道好歹,主動找來了,對振華和齊磊鞠躬感謝,并且參與商量給秀蓮立碑的事。
讓振華和齊磊沒想到的是,秀蓮立碑這天,東灣村來了很多鄉親,一組二組三組的,都有。四組稍遠一步,沒有鄉親過來。
王響和劉志高等人,都帶著扁擔繩子,還帶著紙錢和炮竹。
魯強文急忙拿出香煙招待。
齊磊懷疑鄉親們又有詭計,扯住王響,皺眉問道:“響大爺,你們這是什么意思?”
王響嘆氣:“秀蓮命苦,就讓她留在家鄉吧。你們今天給秀蓮立碑,我們商量一下,都來看看秀蓮丫頭。放心吧,村里人都說你和振華有情有義,不會反對你們的。”
劉志高也點頭,感嘆道:“像你和振華這樣的年輕人,也就我們東灣村才有,不錯,你們倆都是我們東灣村的漢子!你們和秀蓮做結拜兄妹,這不丟人!”
三結義之事,已經傳遍了整個河東鎮。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鄉親們對振華和齊磊的不理解,也漸漸化作了感動。村里的男子漢們,暗地里夸獎敬佩振華和齊磊的,不在少數。
鄉親們今天來看秀蓮,一者是感動于三結義的故事,一方面,也是希望秀蓮安息——以后別再鬧鬼了!
齊磊頓時眼圈一紅,沖著鄉親們團團作揖。
振華也沒想到鄉親們會來幫忙,會來看秀蓮,心里感動,挨個上前敬煙道謝。
趙成海也來了,而且這次沒發火,看兒子的眼神也有變化,和藹了許多。村里人對振華的舉動有好評,趙成海也就原諒了兒子。
大家一哄而上,將秀蓮的墓碑從路邊抬到墳地上,立在墳前,碑頭上披了紅布,各自鞠躬哀悼。
然后,炮竹響起,硝煙彌漫。
童家芬和秀梅哭成了淚人,雙雙癱在墳前。
嫁出去的姑娘,死了以后帶回娘家埋在家鄉的,整個河東鎮,甚至整個縣域,恐怕只有秀蓮一例。當然了,有些姑娘直接嫁在本村,那種情況是不算數的。
振華和齊磊用了半年時間的堅持,甚至打架坐牢,付出了無數代價,為秀蓮在家鄉爭得了埋骨之地,完成了義妹的遺愿,總算不負當初的三結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