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振華先找老爹商量,看老爹怎么說。
老爹搖搖頭,說道:“修什么機耕路?二十戶人家,二十個心思,怎么搞到一起來?高三能開拖拉機頭下地,你不行嗎?就這樣將就著唄!”
振華據理力爭:“將就一季兩季一年兩年都可以,但絕不是一輩子的事。機耕路遲早要恢復,晚一天不如早一天。”
老爹瞪眼:“你有多大本事,能把機耕路恢復?你以為你是大隊書記啊?安心教你的書!拖拉機能用就用,不能用,我就用耕牛!”
振華嘆了一口氣,心里有些悲哀。看來被高三爺說中了,恢復機耕路,很難做到。自家老爹都不同意,何況別人呢?
然而振華還是不死心,又去找隔壁的響大爺商量。
王響就像菩薩一樣靠坐在躺椅上,瞇著眼看著振華。
振華搬了個小板凳,坐在王響的對面,就像前來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可憐巴巴地仰望著王響這尊大菩薩。
王響終于開口了,說道:“行啊,修路我支持,我這人好說話,隨方就圓。不過呢,振華你提議修路,就得把你老爹侵占的機耕路吐出來。你先帶頭,把自家沖田的下埂加寬,然后才能說服別人,對不對?你老爹吞下去的路基不還回來,再讓我們挨家挨戶拿出田地修路,這不是把人當成傻子了嗎?”
事實上,王響以殺豬賣肉為主業,種地只是副業。對于修路,他的確不反對,但是也不肯吃虧,一定要讓侵占路基的人先把路基還回來。
振華思量一番,點頭道:“響大爺說的有道理,我先恢復自家沖田下埂的路,再來找大家商量。”
王響揮手:“只要你恢復了自家田邊的機耕路,我絕對支持你!”
振華點點頭,轉身回家,尋思下一步的計劃。
恢復自家田邊的機耕路,老爹肯定是反對的,所以振華打算先斬后奏。
不過修路也不著急,因為莊稼都還長在地里,必須等到莊稼收割以后才能行動。
所以振華耐下性子,等著午收開始。
十幾天過后,午收工作正式開始。
振華有了拖拉機,打場速度很快,提高了勞動效率。
比如說打麥場,以前用老牛帶著石磙子,一場麥子需要接近一天的時間,還要分兩天進行。現在用拖拉機,兩三個小時的事。
午收期間,振華請了兩天假,一鼓作氣,將油菜小麥搶收回家。
宜蘭這時候也滿月許久了,不耽誤干農活。
午收完畢,振華將拖拉機開進自家的沖田里,犁鏵沖外,從田邊翻土,堆在田埂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老爹這么多年辛辛苦苦啃下來的“江山”,拱手送了回去!
(第三更來了,有月票推薦票的,支持一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