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良峰長嘆一聲:“我看能不能找到人合伙吧。”
第三天的時候,齊良峰來找振華去做個見證,將這條耕牛作價五千一百塊,分給了莊小蝶一半。
從此以后,莊小蝶退出了耕牛股份,變成了沒有耕牛也沒有拖拉機的莊稼人。
一轉眼,午季收割開始。
宜蘭已經懷了七個月,挺著大肚子,在田地里割油菜割麥子,非常辛苦。莊小蝶抽空幫了兩天忙,算是給振華換工,請振華幫自家耕地。
振華承擔了莊小蝶家中的耕地打場任務,今年也很辛苦。
好在手扶拖拉機翻地很快,振華開足馬力,一天可以翻地七八畝。兩家的耕地加在一起,四五天的時間也就搞定了。
因為東灣一二三四組都恢復了機耕路,所以今年購買拖拉機的鄉親們就更多。
這些鄉親們初次接觸到柴油機,操作不熟練,又不懂維護,經常遇到小毛病,便來請振華或者劉志高去維修。
劉志高開著加工廠,時間不多,振華便承擔了這些維修業務,做了義務維修工,免費為鄉親們修理機器,普及農用機械的使用維護技術。
振華正在給莊小蝶耕地的時候,有二組的鄉親來找,老遠就大叫:“振華去幫我看看拖拉機,方向非常呆板,轉彎抹角特別費力……”
“呆板?防滑輪安裝反了吧?”振華問道。
“我也不知道啊,你去幫我看看。”
“行。”振華點點頭,停了自己的機器,去看這鄉親的拖拉機。
果然沒錯,兩只防滑輪安裝反了。
“不是機器呆板,是你自己呆板。車轱轆安裝反了,所以轉向非常沉重。”振華苦笑,將防滑輪調換過來,調試完畢,試著操作了一下,這才離開。
東灣一二三四組的柴油機維修師傅,也就振華和劉志高。
整個農忙季節,振華至少給鄉親們維修了三十多次柴油機,或者安裝調試。這些義務工作,耽誤了振華的時間,也耽誤了家里的農活,但是振華并沒有怨言。
農耕技術處于新舊交替的時代,自己是村里的干部,也有這個義務給鄉親們做技術普及。
好在柴油機的維修技術簡單,鄉親們也都聰明肯學,一般來說,操作拖拉機一兩年之后,簡單的維修保養,鄉親們都可以自己解決。只有遇上了大毛病,才會麻煩振華和劉志高。
一季農忙過后,振華曬黑了許多。
宜蘭的預產期也快到了,振華開始提前做準備,迎接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然而,插秧工作剛剛完畢,振華接到通知,要求他挑選三名懂得柴油機水泵操作維修的基干民兵,參加鄉里組建的抗洪突擊隊,趕赴江南抗洪。
振華很糾結。
閑了一個春天都無所事事,眼看宜蘭就要生了,這時候卻來了任務。
宜蘭卻安慰振華,說道:“我這是第二胎,又在衛生院里待產,沒有什么風險的。你安心工作去吧,抗洪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