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當都是一個江湖,收破爛也不例外。
齊磊收破爛的時候,經常被本地的破爛王辱罵,被稱為‘撲該仔’或是‘衰仔’。廢品站的老板們,對齊磊這撲該仔也不友好,壓價是正常的事。
“物離鄉貴,人離鄉賤啊!”齊磊終于在九六年的秋季,把自己的三輪車也賣給了廢品站,逃離廣州,再一次回到南京。
南京距離家鄉很近,語言交流沒問題,偶爾還能聽到皖中的鄉音。
齊磊先找了一個廠子,打工糊口,一邊慢慢地尋找機會。
有一次在街頭上溜達的時候,齊磊看見振華的堂叔趙成全,不由得百感交集。
趙成全在一個巷口賣黑飯,正地頭忙碌,并沒有看見齊磊。
齊磊躲在遠處看了半天,想去問問家鄉的消息,卻終究忍住了。自己混成這鳥樣,還有什么臉面去見鄉親?
從那次之后,齊磊整天躲在工廠里干活,深居簡出,沒事從不逛街。
一眨眼,又是臘月。
齊磊結算了工資,從工廠辭職,繼續在街頭溜達,尋找商機。
每到晚上,擺地攤的人很多,賣衣服的,賣兒童玩具的,賣光碟賣舊書的,各種人都有。
齊磊連續觀察了好幾天,發現賣光碟的小販生意最好。
于是,齊磊買了一包煙,跟那個買舊書和光碟的小販閑聊,在一邊幫忙照看攤位,死皮賴臉的求人家收自己做徒弟。
進貨賣貨的生意最簡單,齊磊覺得自己可以勝任。
那個小販被齊磊纏了幾天,也吃了齊磊幾頓飯,抽了齊磊幾包煙,終于答應了齊磊,帶著齊磊去進貨。
舊書的進貨,就是在廢品站里。有專門收廢紙的廢品站,舊書很多。
光碟的進貨,卻是在一個批發商那里。
齊磊置辦了三輪車,開始進貨,每天走街串巷,或是在人流量較大的路邊擺攤,開始了第N次創業。
當時的影碟機剛剛興起,盜版碟片以價格上的絕對優勢,非常暢銷。齊磊每天賣出去上百張碟片,獲利頗豐,比打工的收入增加了十倍!
齊磊覺得,自己生命中的第二春,應該到了。
春節之前,齊磊又給振華匯款三千塊,還是沒有落款。齊磊覺得,振華和自己心意相通,一定知道這是自己寄的。至于這三千塊的用途,齊磊也讓振華自己安排。他相信振華會酌情考慮,把這筆錢分配好。
振華接到這筆匯款,發現是從南京寄來的,不由得在家里大笑,對宜蘭說道:“齊磊這小子,又轉回南京了。這三千塊,一定是他寄來的。”
宜蘭想了想,說道:“看來齊磊在南方過得不好,所以又回到了以前的發跡地,想碰碰運氣。”
“但愿他有個好運氣,早點翻身吧。”振華嘆息一聲,去找莊小蝶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