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過后,農忙漸漸結束。
縣人武部來了通知,讓振華參加一個培訓會議。
振華和鄉里的武裝部長同行,來到縣城的時候,不由得感嘆:“城里人真好看!”
部長一愣,皺眉道:“振華什么意思?你長這么大,沒見過城里人?”
振華一笑,說道:“農村農忙了一個多月,我每天看到的,都是渾身泥土灰塵,蓬頭垢面,穿著舊衣服的鄉親。現在來到城里,看見這干干凈凈穿著鮮艷新衣的城里人,兩相對比,沖擊感太大了!”
部長也噗地一笑:“原來是這樣!誰叫你當初讀書不用心?要是考上大學,現在也是城里人啊!”
振華聳聳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吆喝,詩人吶!”部長哈哈大笑,又說道:
“不過你留在家鄉,也給家鄉做出了很大貢獻。鄉里的干部們經常私下議論,說你是河東鄉最敬業的村干部,工作認真踏實,對群眾熱心,也能圓滿完成上級的任務。好好干吧振華,你有前途的。”
振華一笑:“家鄉有前途,我個人才有前途,鄉親們才有前途。”
一轉眼,香港回歸的日子到了,舉國歡騰。
莊小蝶來振華家里串門,嘆息道:“香港都回歸了,怎么齊磊還不回歸呢?”
宜蘭笑道:“到時候都要回歸的,別著急。我猜啊,齊磊一定憋著一口氣在掙錢,說不定哪一天,忽然就開著奔馳寶馬,拿著大哥大回來了!”
莊小蝶一笑:“俺不想他開著奔馳寶馬,只想他平平安安地回來,還清了家里的欠債,粗茶淡飯過日子就好。還有什么大哥大,俺也不稀罕……”
東灣村沒有傳呼機時代,也沒有大哥大時代,但是終于在九七年,進入了電話時代。
電話線從鎮上延伸過來,開戶一千兩百塊。
振華很想裝一部電話,但是老爹不太同意。宜蘭也覺得需要一部電話,所以幫著振華勸說公爹。
趙成海可以反對兒子,卻不好跟兒媳說什么,他也知道兒媳這些年不容易,為這個家庭付出許多,于是同意了裝電話的事。
電話裝起來以后,振華卻發現麻煩不斷。
整個東灣三組,每家每戶有事,電話都打到振華的家里,讓振華去通知。振華差點跑斷腿,變成了全村人的通訊兵!
隔壁響大爺有錢,卻老奸巨猾,就是不裝電話。別人找他,電話打到振華家里;他找別人,也從振華家里打電話。每到月底,響大爺就送二斤肉過來,給振華算電話費,弄得振華哭笑不得。
秋后,盼盼上學了。
這時候的蒹葭和金奎、齊帥、宋立鑫,已經上了三年級。
蒹葭一直是班長,品學兼優,學習上的事幾乎不用振華操心。宋立鑫和魯金奎也不錯,比班級其他孩子優秀許多。
唯有齊帥,讓振華傷透了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