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一到十五,東灣村一直很熱鬧,也一直沒有賭錢的。鄉下過年不賭錢,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
村里一共出資一千兩百元,為東灣村的鄉親們,帶來了一個與眾不同、熱熱鬧鬧的春節!
趙文樂寫了一篇稿子,和拍下的照片一起,送去了縣城的報社。
正月十二,縣里的《晨報》以大版面刊登了東灣村的春節新風尚,表揚和肯定東灣村領導班子的努力,號召全縣鄉村向東灣村學習。
鄉里的領導們看見新聞報道,樂得合不攏嘴,當即表示,今后將大力支持東灣村的文化娛樂活動和鄉風建設。
振華自然開心,壯志滿懷,準備在今年完成東灣村的農電改造。
然而和振華的興奮相比,齊磊這時候卻非常落寞。
年初五的時候,齊磊就回到了本省的省城,在街頭上尋尋覓覓,規劃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
省城的東門,距離東灣村也就不到一百公里。
齊磊擔心遇見東灣村的鄉親們,所以一直在西門溜達。
過了正月十五,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省城的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齊磊發現,有很多木匠瓦匠和油漆工,就在路邊接活。他們帶著工具包,坐在路牙子上抽煙等主顧,身前放著一個巴掌大的木牌,上面寫著“木工”或者“瓦工”的字樣。
齊磊買了一包好煙,隨便找幾個師傅聊了聊。師傅們都說,這樣接活很自在,工資收入高于工地。有時候接到大活,甚至三五天就能賺上一千塊。
“哥們,我也會瓦匠手藝,也在這里擺個牌子,可以嗎?”齊磊笑嘻嘻地問。
“可以,但是要有個先來后到的,你的牌子要擺在后面。”
“行行行,我排后面。”齊磊嘿嘿一笑,去準備牌子。
從垃圾堆里找來幾片木板皮,又買了一瓶紅漆,齊磊制作了六個牌子,分別寫著木工、瓦工、油漆工、水電工、架子工,還有一塊牌子,上面寫的是“什么都會”!
六塊牌子一溜排開,斜靠著路牙石。
齊磊蹲在牌子后面,等著客戶上門來翻牌子。
然而等了三天,齊磊一個活也沒接到。
幸好隔壁攤位的大哥接了一個大活,讓齊磊幫忙干了三天,給了他二百塊錢工資。
齊磊很感激,對隔壁大哥說道:“等我以后接到大活,一定帶你一起發財!”
“拉倒吧你,在路邊接生意,都是三五天的小活,你還能接一棟大樓來干?”隔壁大哥并不相信齊磊的話。
“我以前接過大工程的,蓋過很多大樓,在南京……”齊磊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