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和楊鎮長點頭,出了會議室。
在房間里,楊鎮長拍著齊磊的肩膀:“齊老板果然會說話,來得很及時啊,非常感謝!”
齊磊揉著眼睛,嘆氣道:“都是家鄉人,應該的。”
振華點上煙,問道:“那個建安公司的副總,走的時候很生氣,他會不會真的跟我們打官司?”
“你放心吧,他們更怕打官司。但是我們要有個底線,做好打官司的準備。”齊磊走了兩步,分析道:
“這種事我見過多了,一般來說,建安公司只能自認倒霉,破財消災,速戰速決。就算是打官司,我們也有很大勝算,賠償金額,每人不少于十萬塊。”
振華和楊鎮長都點頭。
齊磊又說道:“明天他們還會來談,我們私下里,定一個底線,爭取每人十五萬的賠償金。再多要,估計對方真的要打官司。”
“行,我跟宋紅菊她們溝通一下。”振華說道。
十五萬的賠償金,在當時已經不少了,振華覺得大家可以接受。
果然,通氣之后,宋紅菊等人都沒有意見。
第二天又是一整天的談判,齊磊赤膊上陣舌戰群儒,振華和楊鎮長在一邊配合,終于敲定了賠償款,每人十四萬五。
公交公司支付每人一萬,剩下的建安公司負責。
后面的事情就好辦了,湯全等人火化以后,振華和齊磊就帶著大家返回。
一來一回,振華耽誤了五天的時間。
回到家鄉以后,振華還是心里難受。五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沒了,想起來總覺得不真實。
湯全等人的葬禮,齊磊都參加了,每家都送了花圈。
五個死者的家屬和親戚,都感激齊磊的幫助,千恩萬謝。
東灣村的鄉親們,都在傳說著齊磊這次的表現,使得齊磊在家鄉聲名鵲起,一時間風頭無二,人人敬重。
湯全下葬那天,振華和齊磊都在。
飯后,振華拉著齊磊走到沒人的地方,說道:“這次的事,真的感謝你,如果不是你去,我和楊鎮長擺不平,最多給他們……每人要來五六萬。你去了,幫他們每個人,多爭取了十萬塊。”
齊磊嘆氣,搖頭道:“人都死了,錢再多有什么用?”
“死者已矣,活人還要生活啊。有了這十幾萬賠償金,死者家庭的日子,好過多了。”振華說道。
齊磊想了想,忽然說道:“振華,你現在是書記,要對村子里每一個人負責任。你看這次的事吧,村子里一下子死了五個人,誰的心里好過?”
振華皺眉:“鄉親們在外地打工,我也照應不到啊!”
齊磊一笑,說道:“我們東灣村在外地打工的主力軍,都是什么人?是木匠和瓦匠。我們家鄉,六零年到八零年出生的男子,絕大多數都是瓦匠木匠,而且,現在也是家庭里的頂梁柱。對于這些人,你作為書記,應該趁著春節期間,將他們集中起來,做一個工地安全宣講活動。讓大家干活的時候,多加小心,以湯全等人為戒。”
振華覺得有道理,沉吟著說道:“你的想法很好,可是我沒有打過工,也沒上過工地。你讓我宣講安全防范,不是外行指導內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