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又拉著林木,把合同打印好,簽上字了,這一下午才算是忙活完了。
合同的條款十分的舒服,前世李響吃過合同的虧,這輩子怎么著也不能在坑別人了。
沒有違約金,沒有奇奇怪怪的霸王條款。
您想干就干,不高興就抬屁股走人。
當然,工資方面還是有些低的。
林木也是剛出來做經紀人的,李響一合計,一月五千,包吃住!
林木也沒多說,直接就簽了合同,兩兄弟興致高漲,又上大排檔擼了一頓串子,才各回各家。
李響美滋滋的哼著小調,點燃了一顆煙。
咱這公司也算是有了第一批的得力干將,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當即就給白胖子打了個電話,宣布公司的正式成立。
過些日子就帶著林木,飛去橫店,順路看看那些年的拍攝情況。
回到家,將解憂雜貨鋪的劇情寫了三萬多字,上傳之后李響在睡下。
解憂雜貨鋪的字數并不多,也就二十多萬字左右。
劇情推動的也是十分的快,以李響碼字的速度,估計兩個星期左右,就能完結。
等到實體書出版,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
第二天一大早,李響就趕忙收拾收拾,起床了。
昨天和林木說話的功夫,已經給李響分析了一波專輯大賣的可能性。
幾乎為零。
雖說李響現在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在娛樂圈也算是有些影響力。
但和那些渠道廣的大公司比,向陽娛樂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酒香就怕巷子深!
沒有渠道的好專輯就如同沙堆里的金子,盡管在時時刻刻的發光,沒進入大眾的視野也是白費。
老牌藝人出的專輯就如同生在金子堆里一般。
能在金子堆里找金子,為什么還要去沙堆里找?
不是每個人都有閑心去排行榜最下面花錢聽歌的。
實體專輯的弊端就在這兒了,流量小的藝人很難出頭。
李響二人琢磨了一陣兒,還是要推出一張數字專輯。
先將數字專輯的銷量提上去了,再去考慮實體專輯的事情。
而且,要盡全力提升李響的熱度,源源不斷的粉絲,就是娛樂帝國的一塊兒塊兒基石。
蘇安雪一大早就打來了電話,寫字樓的事情已經落實了。
位置還不算太偏僻,位于江北市外環的一處小區里,環境十分不錯。
李響坐著出租車就趕了過去,寫字樓距離市區,也就二十分鐘左右的路程。
這個司機大哥就比較沉悶了,車里只有音樂聲,兩人一路上并沒有多余的交談。
收音機里播放的,正是李響唱的那首貝加爾湖畔。
司機大哥卻沒有認出李響來,估計是個只聽歌不追星的主兒。
有時候最尷尬的事情不是歌沒火,是歌火了人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