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IMO比賽繼續。
上午,依舊是各國領隊匯聚在一起,開始討論今天比賽的三道題目。
最終,在中午十一點四十的時候,今天的三道題目被討論了出來。
一道幾何,一道數論,以及一道組合題目。
三道題目被討論出來之后,就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被送往了試卷的翻譯中心,開始翻譯成各國語言的試卷。
......
下午。
大禮堂后面的休息室內。
因為最后一場的IMO考試開始,所以各國領隊也恢復了和外界聯系的自由,此刻紛紛坐在休息室里面的座椅上,看著面前監控屏幕上的考場監控。
下午一點,考試正式開始。
等試卷發到陳述手里之后。
陳述隨意的瀏覽了一下試卷上的三道題目后,提筆就開始在試卷上快速的書寫了起來。
幾何,數論,組合數學。
對于這三個數學領域來說,陳述并不太精通。
不過,應付一下IMO考試還是可以的。
第一道幾何題目,陳述只用了五分鐘。
第二道題,數論題目就更簡單了。
陳述只用了三分鐘,就把這道題目給解出來了。
剩下最后一道組合數學題目。
這道題目的難度,就和昨天第一天考試的那道代數題差不多。
不過,對陳述來說。
只要不是涉及到他沒有了解的未知領域。
就這種單純考驗數學思維和運算邏輯的題目,來多少他做多少!
開考二十分鐘,陳述就把今天的三道題目全部做完了。
坐在考桌前慢悠悠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文具,然后,陳述就抬頭看了看大禮堂前面電子屏幕上顯示的時間。
——下午13:21分。
“還挺早的呀。”
陳述看著電子屏幕上顯示的時間微微撇了撇嘴,然后就轉頭朝四周看去。
在禮堂內所有的考生此刻都坐在考桌前奮筆疾書著,眼中滿是認真之色。
“還是昨天的題目難度高一點。”
陳述百無聊賴的撇了撇嘴。
最起碼,昨天他好歹也做了半個多小時的試卷。
今天這才二十分鐘就搞定。
就不能出點有有水平的題目!?
想到這里,陳述又不由想起了昨天做的那個代數題目。
除了要用到費馬小定理的變形公式外,還需要用到幾個比較小眾的代數公式來輔助推理。
這樣的題目,看起來才有IMO的水平嘛!
一想到費馬小定理,陳述又想到了數學界鼎鼎有名的費馬大定理,以及背后的數學家——費馬!
費馬應該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不論是他提出來的費馬最后定理,費馬大定理,費馬小定理,還有無限下降法,費馬數等,都為數學界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黎曼猜想與費馬大定理已經成為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融合的m理論幾何拓撲載體。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突然,陳述腦海中閃現出了一道靈光。
其實數學和生活中學多學科都是有關聯的。
1831年出現的群論,在一百多年后就獲得了在物理方面的應用。
1860年創立的矩陣理論在六十年之后被應用在了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