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寫好了一首這么好聽的情歌,甚至還譜好曲,錄完了伴奏。
這男友力也太給力了吧!
“滿意就行。”
陳述微微一笑,就行拿起了手中的平板,看起來上面的論文。
可控核聚變是一個巨大的課題。
單憑他一個人研究的話,就算是看完書之后,想要徹底的消化掉里面的那些知識內容,最少也要半年的世界。
想要將可控核聚變的設備制造出來的話,那就要耗時更久了。
就算是幕后有創世集團龐大的財力支撐,最快也有七八年。
不過,他可等不了這么久。
關于可控核聚變的理論,需要大量的實驗和數據來支撐,而他一個人,是絕對做做不了這么多事情的。
所以,他打算先把自己學習到的一部分可控核聚變的理論,整理成論文,就去找華清大學的那幾位在學術圈的大牛,讓他們去溝通一下上層。
如果這個項目得到了上層的支持的話。
最快一年,陳述就有把握將自己腦海中超前了現代科技四十年的可控核聚變理論,變為現實!
當然,他也可以以創世集團董事長的身份,直接越過這些老教授,和上層的人談判。
不過這樣的話,陳述的這個可控核聚變的項目,可能就變的有些不純粹起來了。
創世集團后續可以參加可控核聚變這個項目的投資。
但是,這個發起人,絕對只能在國家層次發起。
學術圈的事情,就得通過學術圈的手段解決!
.......
兩周后。
陳述整理了一下關于腦海中第一目錄的可控核聚變理論,寫成了論文,發到了華清大學一位核反應堆與安全領域的大牛教授的私人郵箱。
這位教授的名字叫王大龍。
是華國科學院的院士,以及華清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工程師,在國際上的地位十分的非凡。
只要他認可了陳述的可控核聚變理論的話。
由他開口的話,陳述相信,很快,他的這個可控核聚變理論就將會成為全國所有有關研究所研究的第一課題。
而等到以后徹底將可控核聚變理論化為現實。
他陳述,也將從陳述,變成陳.可控核聚變之父.述!
......
華清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的院長辦公室。
王大龍今年剛好滿了七十歲嗎,算是到了古稀之年。
不過,就算如此,他依舊奮斗在科研的第一線。
每天不是在自己的辦公室,就是在華清大學核能設計研究院的實驗室里面,指導著他手里帶著的四個博士生,在核能方向,不斷的做著自己的研究。
當陳述這封郵件發到王大龍郵箱的時候。
王大龍剛剛好坐在自己辦公桌上記錄著他的一些關于“核能海水淡化技術”的心得。
突然,電腦“叮咚”一下。
一個最新的郵件,發到了他的私人郵箱里面。
——《論可控核聚變的可行性!》
......
看到這個論文標題之后,王大龍繼續記錄完了自己的實驗心得,之后這才打開電腦郵箱,點開了陳述發給他的這篇論文。
盯著陳述寫著的這篇論文仔細的看了十幾分鐘后,王大龍本來有些渾濁的雙眸中,就漸漸的升起了一抹激動的亮光。
十年前,主持領導完200兆瓦大型核供熱堆工程設計和技術攻關后,他就在研究可控核聚變理論了。
不過研究了三四年,依舊不得其法。
最后他這才不得不中斷了有關方面的研究,開始轉向了核能海水淡化方面的研究。
但是,在他心里還殘存著一絲絲的希望。
那就是希望有人能夠在他死之前,研究出可控核聚變,為華國,乃至全世界,帶來安全,無污染的潔凈能源!
這樣的話,就算是到他死的時候,也就可以瞑目了!
這,也是他們許多老一輩科研人員的內心想法。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