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寧致遠終于松了口,回道:“好吧,既然程總也在,那中午這頓飯,就由李總你安排吧。”
……
還在魔都的時候,寧致遠和林汐竹有過電話溝通,回來的第一時間,便給車學婭安排了不少事情做,為此小姨子還好一通埋怨。
想要撈金的明星沒有一個是不忙的,而那些剛入行,或者還沒有入行的也要充實自己的業務水平。
學婭的工作沒有安排多少,倒是學習的課程比大學還多。像什么表演課,聲樂課都是必不可少的課程。除此之外,公司還聯系了樂器老師,要學婭最少在半年內學會兩種樂器。
哪怕是每種樂器只會三兩首曲子,也要給人一種吹拉彈唱都樣樣精通的感覺。
而且要學什么樂器,小姨子根本沒有發言權。
關于這點,寧致遠和林汐竹達意見相同,立場堅定的不給學婭任何反對的理由。
哪怕民樂再好,興趣再大,也不能讓她去學二胡和嗩吶。
研究來研究去,最終選中的兩種樂器分別是鋼琴和架子鼓。
彈鋼琴的優點是可以培養學婭的氣質,還能緩解她跳躍性的思維,平復她跳脫的性格。
畢竟女神彈鋼琴,女漢子彈棉花,區別還是很大的。
架子鼓則是用來釋放情緒的,而且女孩子玩架子鼓這種樂器,不要說練到什么高水平,看著那就很酷。
小姨子不想學鋼琴,只是對架子鼓感興趣。但是,她沒有決定權,撒潑耍賴都沒用。因為只要林汐竹眼睛一瞪,學婭就像男人的賢者時間,頓時就蔫了。
寧致遠是在樂器老師家里接到的學婭,學婭上車之后,情緒還有高漲。
小姨子用雙手的食指當作鼓棒,興奮的揮舞了幾下,興致很高的說道:“挨,寧大老板,我跟你說,我要知道架子鼓這么有趣,我早就學了。”
只會彈吉他的寧致遠,好奇的問道:“哪里有趣?”
小姨子連續用了幾個詞來形容:“動感!節奏!激青!瀟灑!澎湃!總之,我覺得架子鼓將來會成為我的本命樂器,我太愛它了,真的!”
喜歡是好事,如果沒有興趣甚至是反感,那還不如不學。
就像寧致遠讀初中的時候,不但不喜歡英語老師甚至有點反感,所以英語這門課程也不愿意學。
原因倒也簡單,那個英語老師剛參加工作,很有拼搏進取的精神,但是采取的方式太過激進。體罰,謾罵,每天都不絕于耳。如果全班都沒完成她規定的任務,竹鞭也會一排排的抽過去。除了她的英語課代表,沒有不被她抽過的。
這事要是放在李小寶身上,估計也就認了。
不過,還是有學生用錄制視頻舉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迫使英語老師調離了工作崗位。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寧致遠的班級在整個年級的平均分排名第一。
很多家長為了不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假期想出去玩那是不可能的。各種補習班,藝術班,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要報上再說。
小小年紀,學繪畫和圍棋也就算了,跆拳道是什么路數?
棒子的東西,也是我們華夏兒童該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