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姐姐眨巴著眼睛說道:“是不是因為巴黎是時尚之都呀?”
寧致遠回道:“大概是吧,我也是第一次來柏林。有些事情聽得再多,不如親眼看一看。今天晚上我們好好休息,明天可以在市區轉轉。到底怎么樣,心里就有個比較了。”
藍姐姐翻身趴在寧致遠胸口,說道:“噢,好的吧。阿遠,我好累呀,你抱我出去好不好?”
寧致遠略帶嫌棄的點了點藍姐姐的額頭,故意的回道:“我也好累啊。”
藍姐姐搖頭拒絕,牢牢地摟著寧致遠,說道:“你不抱我出去,我晚上就睡浴缸里了。”
寧致遠撇撇嘴,這也就是在浴室,不然我非抽出腰間的七匹狼,打得你哭爹又喊娘!
一夜無話,次日早晨,大家吃完早飯,乘車出去觀賞柏林市內的景點。
首先來到菩提樹下大街,這條大街全長1390米,寬60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街道兩邊有4行挺拔的菩提樹,像翠綠的長廊,筆直地伸向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門是柏林比較著名的景點,也是柏林乃至整個德意志的象征。
莊嚴肅穆,巍峨壯麗的建筑充分顯示了處于鼎盛時期的普魯士王國國都的尊嚴。5條通道,中間的通道寬于兩側的4條通道,是專為皇家成員通行而設計的。
關于這一點,世界上所有的帝國其實都是一個德行。
我們華夏的TAM同樣也是五條通道,在古代也有著身份等級的劃分。比如清朝時期,正中間那一道最大的門,只有皇帝才能走。兩側稍矮的門是供宗室王公使用的。最外面兩側也是最矮的兩道門則是供三品以上官員通行的。
古代人講究這些東西,士農工商嘛,身份和地位劃分的比較清楚。
所謂士,說白了就是文化人,也就是錢鋒這種賣弄文字的。放在古代,那絕對是年少有為不自卑,妻妾成群一大堆。
像李小寶這種小廝,最多走到午門,就被斬首了。
藍姐姐和小霜,拉著寧致遠在勃蘭登堡門門前留下照片,然后回到車上前往附近的柏林墻。
此時看到的柏林墻是推到之后重建的柏林墻,雖然也算是柏林的標志性建筑,并且完好的體現了原貌,像什么崗亭,“死亡地帶”,鐵絲網等一應俱全,卻唯獨沒有紅杏和趴墻等紅杏的人。
緊接著,大家來到德意志國家歌劇院。
歌劇院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物,其外形以及內部的裝飾都體現了德意志的建筑和藝術風格。劇院內精美的雕像和繪畫,比比皆是,看得人眼花繚亂。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歌劇院,經過了兩次重建。因為它在300年以來一次毀于大火,一次毀于炮火。
最后一站,大家來到了亞歷山大廣場。
亞歷山大廣場是百貨公司,辦公大樓,高級飯店林立的商業中心。
123米的柏林酒店是柏林第二高建筑物,最高的建筑則是368米高的電視塔,柏林電視塔是柏林標志性建筑,比巴黎鐵塔還高45米。
寧致遠等人乘坐電梯,到達208米高的咖啡屋,拍照打卡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