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不禁嘆氣道:“我聽得呼的一聲,他便不見了。”
老母再次點點頭道:“這里不遠,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這里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
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我去找他回來,叫他還來跟你,你卻將此衣帽與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喚,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兇,也再不敢去了。”
可謂他再敢跑,你就可以念他,剛好我也可以念他。
孫岳則忍不住表示:老孫到底與你觀音菩薩有什么仇什么恨?果然是最毒女人心。
但同時自也明白,那位觀音菩薩只怕并不是來逗唐僧玩了,分明就是來看自己騙自己來了,想將自己騙到其西游取經的戰車上。
自也讓孫岳心中更是忍不住生出疑惑好奇,其觀音菩薩完全可以隨手一拋就給自己戴上,又為何多此一舉的來騙自己?騙自己好玩啊!
而唐僧自不知道,聞言卻也不多想,立刻便低頭拜謝。
可不想這剛一低頭,老母便化作一道金光飛去,但見天際一個身影一閃而逝,竟然是那南無觀世音菩薩。
接著慌忙就是撮土焚香,自是包袱里隨時帶著香的,而望著觀音飛去的方向禮拜。
等無聲無息拜完,便收了衣帽,干脆藏在包袱中間,盤膝跌坐于路旁,心中默念定心真言,一遍一遍,一遍一遍。
同一時間天際中的觀音菩薩,卻也正不禁眉頭微皺,清眸悠悠,因為其也不知道該往何處去尋找孫悟空。
對于改名為孫岳,自也是完全沒放在心上,因為無論是孫岳孫悟空,也都依舊是那姓孫的猴子。
再至于掐指一算,其觀音菩薩既然要問唐僧:他那廂去了?
便顯然說明其觀音菩薩也不能掐指一算,那人間的所謂掐指一算,都不過是忽悠人的,便仿佛我佛慈悲一般。
可那姓孫的猴子又會往哪里去?如果尋錯了方向,那猴子卻又不知會怎么取笑自己。
忍不住就是停在半空,一陣清眸悠悠也不知該去何處尋。
可不想心中正拿不定主意,突然便見孫悟空迎面飛來。
而不由就是縹緲的聲音,也忍不住故意一喊孫悟空新改的名字道:“孫岳,你怎么不受教誨,不保唐僧,來此處何干?”
同時看清孫岳一身的玉面金毛,蜂腰猿背,虎皮圍裙,同樣是不禁清眸一閃,卻也是從未見過從前孫悟空如此干凈,如此的不愧美猴王之名。
不想其姓孫的猴子改了名,竟然也變干凈了。
結果話音落下,孫岳也是踏云飛到其面前一步的距離,明顯有些太近了,又吸一下鼻子道:“向蒙菩薩善言,果有唐朝僧到,揭了壓帖,救了我命,跟他做了徒弟。
然他卻只管怪我這那,我才閃他一閃,如今就去保他(既然你觀音菩薩不講究,這么背后騙老孫,那便也別怪老孫給你喝那子母河的水,大不了老孫負責就是)。”
觀音菩薩終于也不由微微點頭,道:“趕早去,莫錯過了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