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以前一直對小白龍印象還都挺好的,可真正有時間看了一下《西游記》才發現,自己的印象完全錯了。
而其中第八回正有清楚記載,即:正走處,只見空中有一條玉龍叫喚。菩薩近前問曰:“你是何龍,在此受罪?”
那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
卻并沒有說其為何縱火。
如果有原因,那么也絕對不差一筆記載,難道會差那幾個字解釋一下?其小白龍因何而縱火,卻是連十個字都用不到。
即說明其貨完全是沒有原因的縱火。
而沒有任何原因的縱火,才是最可怕的縱火。
也正是為何,連其親爹都要告其忤逆,要將其處死的原因。
所以對于縱火死刑犯的小白龍,孫岳同樣忍不住期待。
于是轉眼幾日,于懸崖峭壁,迭嶺層巒間,唐僧騎著馬正走,突然只聽遠遠一陣水聲傳來,不由便就是回頭叫道:“悟空,是哪里水響?”
幾天的相處下來,自也終于讓師徒兩人更加熟識了些。
對于孫岳,唐僧則完全就是一個被西天佛門洗腦的呆子,且同時卻又天真的可愛,比如驚嚇到極致的時候還會忍不住咬手指。
孫岳自知道,是到了蛇盤山鷹愁澗小白龍的地盤了。
然后很快就是與唐僧一起,至一處澗邊。
唐僧也是忍不住勒韁遙望觀看。
孫岳不禁突然開口道:“師傅,且讓讓,老孫突然詩性大發,要吟一首詩。”
唐僧起手合十道:“阿彌陀佛!不想徒弟你竟還有如此文采,便就此澗,吟詩一首為師聽聽。”
孫岳清清嗓子,當然是西游記里的,可惜沒有那位觀音女菩薩當觀眾,等將來一定要在那觀音面前也吟一首。
而直接就是高聲微仰頭抑揚頓挫的吟道:
“涓涓寒脈穿云過,湛湛清波映日紅。
聲搖夜雨聞幽谷,彩發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
流歸萬頃煙波去,鷗鷺相忘沒釣逢。”
可不想一詩落下,未等唐僧贊嘆,突然便只見澗當中一聲水響,而推波掀浪,鉆出一條龍來,直接就是向著唐僧一口吞來。
孫岳自然是早就在等著,瞬間拉著唐僧就是一閃飛開。
唐僧再次不由嚇得傻住。
孫岳則渾然沒事般,也是一手立于胸前,忍不住興趣開口道:“嘖嘖!阿彌陀佛!我等出家人卻是以慈悲為懷,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真是可憐,可憐,可憐一條馬命,如此被那孽龍吃掉,難道那馬便不是一條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