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小白龍自不可能聽懂孫岳話中的玄機,根本就不是說給觀音禪院里僧人聽的,而是說給那位觀音菩薩聽的。
自然若是普通的凡人,聞聽早震驚成不知什么樣了。
而詭異的是,只聽其老僧上茶的話音落下,便仿佛早準備好的一般,立刻便有一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
然后盤中又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接著又有一童,提一把白銅壺,斟上三杯香茶,可謂色欺榴蕊艷,味勝桂花香。
人家主人老院主拿出寶貝來,自就是等著其唐僧夸的,而拋磚引玉,以寶引寶,好引出其唐僧的寶物錦斕袈裟。
然后再以大火驚動那位黑熊精,以錦斕袈裟為餌為因果,自就可收服那黑熊精,給其倒霉的腦袋上扣個金箍。
孫岳不動聲色,心中但想著那位觀音菩薩,只見唐僧果然便立刻上套,夸愛不盡道:“好對象,好對象,真是美食美器。”
老僧立刻掩臉羞愧道:“污眼,污眼。老爺乃天朝上國,廣覽奇珍,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老爺自上邦來,可有甚么寶貝,借與弟子一觀?”
明顯就是要錦斕袈裟了。
更尤其這問話都是一個坑,而引導唐僧思維,天朝上國,廣覽奇珍,可謂老爺自上邦來,可有甚么寶貝?
而引導唐僧思維,可有甚么上邦的寶貝?
唐僧自想也不用想,根本就沒從東土大唐帶任何寶貝,直接便不由嘆道:“可憐,我那東土無甚寶貝;就有時,路程遙遠,也不能帶得。”
的確從東土沒帶甚么寶貝。
亦可謂你這廝還不提醒你師傅唐僧一聲?那領袈裟莫不就是寶貝?過后丟了,這凡人唐僧必然會將責任推你頭上,埋怨你這姓孫的猴子。
但就是孫岳身在局中,自也不可能全部想到。
結果聞聽之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配合那位觀音菩薩,不管怎么說,除了那緊箍咒,對自己都還是挺親切的。
既然其要收那黑熊精為守山大神,自己不妨就配合其一把,一起坑那黑熊精上套,但救火是不可能救火的,要救你觀音菩薩自己來救。
于是聞聽唐僧說沒有,立刻便眸光一動,補刀配合道:“師傅,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見那領袈裟,不是件寶貝?拿與他看看如何?”
瞬間話音落下,一眾群演的僧人聽說袈裟,不由便都是一個個冷笑。
故意激將?好讓自己拿出袈裟來?
孫岳也是不禁覺得有趣,直接看向譏笑的院主道:“你笑怎的?”
院主也是立刻譏諷冷笑道:“老爺才說袈裟是件寶貝,言實可笑。若說袈裟,似我等輩者,不止二三十件;
若論我師祖,在此處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且去拿出來與唐朝的老爺看看。”
一聲令下,瞬間一眾的頭陀就趕忙抬柜子。
竟同樣仿佛早準備好的一般,一下抬出十二個柜子,然后將七八百件袈裟,全部一一拿出來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