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媧皇宮內。
觀音菩薩也正聲音悠悠繼續:“……猴子只覺眼前的世界,一切都是無比的新奇親切。
只是卻不懂為什么會對眼前的世界感覺親切?也單純的不去想
同時又天生就能聽懂天地萬靈所有飛禽走獸之語。
于是便看山上的獼猿與自己長得相似,就以獼猿為親,食山間草木,飲澗中泉水,采山上野花,覓樹上之果。
然后又與山上狼蟲為伴,與虎豹為群,與獐鹿為友,只覺一切昆蟲草木,飛禽走獸,都是如此的親切,他不忍傷害任何的生靈。
……
水簾洞。
猴子完全不去多想,為什么所有猴子既然都能跳進水簾洞稱王,某個猴子喊了三遍卻都沒有人跳?那大王稱號分明就是專門留給自己的。
也沒有去想,又是誰起下的花果山之名,開辟的那水簾洞?
……
轉眼山中無歲月。
眨眼三百多年即過,猴子不知道天界還有一個蟠桃園,蟠桃園內的蟠桃又分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和九千年一熟。
每九千上萬年,便剛好逢一次三種蟠桃一齊成熟,而會于天庭瑤池寶閣內召開一次三界蟠桃盛會。
他不知道并不是自己道心開發,而是即將到了萬年一次的蟠桃會,不過是有人暗中叫他道心開發。
他心中只有純真,也沒有去想某個猴子既然知道那佛與仙與神圣所在之地,為什么自己不去求長生?
……
于人間數年,有人罵他,他也不惱,有人打他,他也不還手,反而跟人陪個禮,生怕自己力氣太大,一動手就打傷了人。
……
靈臺方寸山上,他磕頭無數,卻被罵一句:“你身軀鄙陋,就像個猢猻。”
拜入斜月三星洞下,也向一眾師兄磕頭拜完。
第二日他便開向眾師兄聽經聽道,日復一日,閑時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
凡山上所用之物,無一不備,無一不是他備。
所以也可說是從來就沒有閑過。
除了平時聽經聽道的時間,其他時間他便一直都在干活,一直在干活,從來就沒有停過。
轉眼就是不覺七年時間過去。
他依舊不知道,距離三界中的蟠桃盛會,距離自己早被人定下的命運,已經只剩下了三年。
七年時間,除聽了無數的經,干了無數無數的活,卻從沒有休息過一日,日復一日,也沒有學到什么長生之道。
……
……
他從沒有想過,那師傅為什么要在即將蟠桃會前,將他逐出師門,更從此消失無蹤?如果多留他在山上幾年,留他過了三百四十二歲,豈不就躲過了一場大劫?
那地府敢無緣無故,往靈臺方寸山勾他的元神魂魄?
他的名字不過是在靈臺方寸山上所取,又是誰將他名字傳到了地府?寫在了那生死簿上?
……
花果山巔,他一人孤獨的面對整個天地,獨戰十萬天兵天將不屈。
斬妖臺上,雷劈斧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