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聞聽也直接將行李挑至館中。
明顯無論一路的百姓,還是館中之人都只是不敢靠近,似乎是害怕幾人丑陋的相貌。
王府引禮官更是直接迎道:“長老何來?”
唐僧也是忍不住好奇,這次又會是什么妖怪?妖怪背后又是哪位仙佛?
于是趕忙也啟手一禮道:“貧僧乃東土大唐差來大雷音拜佛祖求經者,今到貴地,欲倒換關文,特來朝參千歲。”
引禮官恭敬一禮,便直接進王府代為傳奏。
然后轉眼唐僧就是被召入王府,又被玉華王親請上殿賜座,倒果然是個敬重僧道的。
可世間僧道又哪有好人?
既然敬重世間妖魔惡人之源的僧道,明顯什么玉華王也不可能是好人。
便仿佛那崇拜吃人的妖魔之人,又怎么可能是好人?
而將關文獻上,玉華王眼看有各國印信手押(都是假的),似乎也欣然印上寶印,再押了花字,收折在案。
然后才是似乎好奇禮貌的問道:“敢問國師長老,自你那大唐至此,歷遍諸邦,共有幾多路程?”
唐僧也不由合掌道:“貧僧也未記程途,但先年蒙觀音菩薩在我王御前顯身,曾留了頌子,言西方十萬八千里。貧僧在路,已經過一十四遍寒暑矣。”
話音落下,明顯玉華王以及旁邊侍候的下人,都是不由一怔,眼神中明顯閃過愕然:十四年?有十四年嗎?
而唐僧看到玉華王愕然的表情,心中也瞬間恍然,為什么孫岳讓其說走了十四年,就是為了讓對方想不到。
看著玉華王愕然的表情,唐僧也不由再次心中大快,將計就計,你設套路,我便入你的套路,看看到底誰戲誰?
至于出家人不打誑語,連觀音菩薩似乎都打誑語的,貧僧為何不能打誑語?
你等天上的仙佛變化來變化去的,為何就不能以真面目現?難道就不是打誑語一般?戲弄我一個凡人,就如此有趣?
而緊接一瞬間的愕然,明顯玉華王演技也不到位的心中古怪道:“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甚耽擱?”
唐僧繼續合掌高僧道:“阿彌陀佛!唉!一言難盡。萬蟄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到得寶方。
(路上被那悟空坑,被兩個夯貨坑,又被你們一路的仙佛變化妖怪擒,個個都說要吃我的肉,求什么長生不老;
難道那三清道祖一千多歲的童子,還需要吃我的肉才能長生不老?那三清道祖的坐騎,難道也要吃我的肉才能長生不老?
你們這一路,卻都將我貧僧當個悟空口中的二百五戲,等取經完了貧僧就放悟空和菩薩,叫你們這些人好看。
唉!一言難盡,一言難盡,萬蟄千魔,阿彌陀佛!)”
玉華王聞聽,瞬間便現出歡喜狀,明顯也不知道該怎么演了,便干脆快進到下一段吧,即著典膳官備素齋管待。
然而不想唐僧,卻就端坐雙手合掌閉目,但只等著吃就完了,竟然絲毫不提三個徒弟。
可不提三個徒弟,套路怎么繼續下去?
轉眼終于玉華王也忍不住提醒道:“國師長老,小王聽聞你還帶了三個徒弟前來,正在外等候,且請叫進府來一同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