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
四個貨剛說完:‘妖怪今年見你師父,他認得是圣僧之身……’
緊接遠處的玄英洞中。
三個犀牛精妖怪便異口同聲問唐僧道:“你是哪方來的和尚?怎么見佛像不躲,卻沖撞我的云路?”
為什么在道教天庭四值功曹口中,三個犀牛精是認識‘圣僧’身份的,但結果在玄英洞內,三個貨面對唐僧卻又裝不認識?
按照一路上的套路邏輯,最后不管是誰來收尾幫忙降妖,最后妖怪都必是誰家的,顯然三個犀牛精這次依舊跟天庭有關。
正如之前的九靈元圣九頭獅子精,先有土地來指路,要往東極妙巖宮,結果便正是東極妙巖宮太乙救苦天尊家的獅子。
而唐僧同樣是忍不住好奇,這次妖怪又是誰家的?
原本這里卻是要膽小懦弱的向妖怪磕頭,這次卻就只是裝作害怕的恭敬回道:“貧僧是東土大唐駕下差來的,前往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祖取經的。
因到金平府慈云寺打齋,蒙那寺僧留過元宵看燈。正在金燈橋上,見大王顯現佛像,貧僧乃肉眼凡胎,見佛就拜,故此沖撞大王云路。”
金平府慈云寺的僧人坑自己,難道這次又是西天佛教的?
唐僧合掌表面畢恭畢敬,心中卻是忍不住好奇心念電轉不停。
妖怪聞聽,則似乎也好奇問道道:“你那東土到此,路程甚遠。一行共有幾眾?都叫甚名字?快實實供來,我饒你性命。”
明知道唐僧的身份,還裝作不知道相問,明知道唐僧一行幾人,也依舊是裝作不知而問,那么又是什么意思?
對于唐僧,雖然沒聽到四值功曹說的妖怪認識自己,但卻也記得孫岳說過某個土地說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神不保,無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擁護!’
既然是三界通知,又怎么可能有妖怪不認識自己?
那么明明認識自己身份,卻還裝作不知的問,究竟是戲耍,還是在試探自己?
于是唐僧表面害怕,也依舊是故意如實道:“貧僧俗名,陳玄奘,自幼在金山寺為僧,后蒙唐皇敕賜在長安洪福寺為僧官。
又因魏征丞相夢斬涇河老龍(凡人也能斬龍王?),唐王游地府(倒霉的三界李二),回生陽世,開設水陸大會,超度陰魂,蒙唐王又選賜貧僧為壇主,大闡都綱。
幸觀世音菩薩出現,指化貧僧,說西天大雷音寺有三藏真經,可以超度亡者升天,差貧僧來取,因賜號三藏,即倚唐為姓,所以人都呼我為唐三藏。
我有三個徒弟。第一個姓孫,名悟空行者,乃齊天大圣歸正。”
當然是故意啰嗦著說的,甚至都心中一動想從小講起,貧僧我小時候如何如何,最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還曾殺過一個人,親手將他剖腹剜心。
但如果真從小說起,卻就太著于痕跡了,也只好簡略再簡略。
至于為何報俗名的時候要頓一下,貧僧俗名,陳玄奘,自是為了提醒自己,自己名字就叫做‘陳玄奘’,‘陳’玄奘!
不想三個妖怪聞聽,竟裝得跟真的一樣,立刻不由驚道:“這個齊天大圣,可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
唐僧也老實回道:“正是,正是。第二個姓豬,名悟能八戒,乃天蓬大元帥轉世。第三個姓沙,名悟凈和尚,乃卷簾大將臨凡。”
‘終于’三個妖王聞聽,個個都不由露出心驚之色。
而互相對視一眼,當著唐僧面便說道:“早是不曾吃他。小的們,且把唐僧將鐵鏈鎖在后面,待拿他三個徒弟來湊吃。”
唐僧自也瞬間聽懂,不拿到三個徒弟,三個妖怪是不會吃自己的,同樣明白就是拿了,三個妖怪也絕對會找借口不吃自己。
但眼下還學當初一般耍下賴?唐僧卻也沒了興趣,心中則但只想著早到西天,功成正果,待返回東土,去看看那位俗世的母親。
……
同一時間的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