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岳不由就是眼中閃過一瞬的笑意,同樣瞬間否定掉關羽。
如果不用腦子看的話,關羽說的話自沒有任何問題。
但關鍵問題是,其上來就報上自己的底細,可謂我是個殺人犯,難道就不怕在座幾人報官?
之所以說逃難江湖,顯然是說明被通緝了!不然為什么要逃難?
那么其去應募參軍的時候,難道還會上去直接說出自己的底細,我是個殺人犯?
在座幾人完全素不相識,那么其關羽又是如何信任幾人的?上來就詳細說出自己的一切,連原來的字長生都報出,后改名云長。
顯然其并不是順路樓桑村,然后去城里參軍的,而是‘專門’順路經過樓桑村,不然憑什么相信幾個陌生人,說出自己是殺人犯?
明顯自也不是其關羽相信陌生人,而相信的賭的則就只是樓桑村的劉備,所謂一句我是個殺人犯,卻分明就是給劉備交的投名狀!
如果劉備可信,那么其關羽也就跟張飛一樣,就是奔奇貨可居來的。
如果劉備不可信,以其關羽的武藝,更是殺人流竄江湖的通緝犯,同樣可以殺掉小小劉備,繼續去找人投靠。
真只是簡單名傳千古的桃園三結義?
卻明顯三人都是充滿心機的,關羽自不可能向陌生人說出自己的底細,除非已經知道這個‘陌生人’是誰,一是為了試探是否可信,二則是為了交投名狀:我關羽是個殺人犯。
而以劉備的智慧,同樣能瞬間聽懂:原來又是慕名投奔我來的,真是天助我也,這豈不就是在向我交上投名狀?同時試探我是否可信?
于是也趕忙起身再次拱手一禮道:“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亦是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
今正與孫岳兄弟夫妻,與涿郡張翼德兄弟,我等正準備飲酒商議同舉大事,不若足下與我等一起同舉大事如何?”
一句‘大事’究竟是何意?明顯三人都是心知肚明,關羽聞聽直接就是忍不住眼睛一亮,瞬間大喜。
孫岳跟觀音菩薩則都是屏住呼吸,但只微笑看著。
而張飛緊接則也是環眼一瞪,提議道:“吾莊后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幾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
劉備、關羽再次聞聽大事,也都是不由大喜齊聲道:“如此甚好。”
就只有孫岳觀音菩薩不搭話,瞬間三人目光便都不由落在兩人身上。
張飛則‘明顯’是個粗人,不禁緊接喝問道:“孫兄弟難道是瞧不上我等?如何只看不應?莫非是不愿與我三人做兄弟!”
孫岳則是微微一笑,道:“在下乃是世外之人,只是攜夫人游歷世界至此,路途聞聽玄德公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民住樓桑之名,所以慕名想來一觀;
至于結拜,我夫妻就不打擾三位了,卻還要往其他地方游歷,說不定還有再會之日。(到時候希望你三人不要太慘)”
孫岳卻記得劉備好像丟下自己老婆逃過四次,卻是一位真正的梟雄。
等將來要不其丟下一次,自己就派人去撿一次,然后送給那呂布,再送給那曹操,似乎有些對女人不敬。
孫岳忍不住心念電轉,然而不想‘明顯’粗人的張飛,卻突然發難一把抓向孫岳手臂喝道:“我卻見過黃巾,賊眾皆披發,莫非你便是那黃巾賊?給某家死來!”
孫岳不由就是心中一樂,自己還沒有生出殺心,孫子倒想先殺人滅口了,自知道孫子打的是觀音菩薩主意。
于是完全讓張飛、劉備、關羽都看不清的,隨手就是抓住張飛手臂輕飄飄往外一拋,張飛猛獸一般的身影直接就是向外飛去。
“砰!”
瞬間張飛一個狗啃屎砸在地上。
而孫岳的被發,明顯正是跟黃巾賊的披發一樣,都是發不束,隨意從頭上披散而下,如果再加上黃巾抹額,還真就是黃巾賊的裝束。
劉備直接看得眼睛不由一顫。
關羽同樣緊接暴起喝道:“賊子!焉敢無禮?”
同樣是一只鐵手向著孫岳手臂抓去,顯然也是打的觀音菩薩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