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曹操也不由聽得嘴角微翹,世間竟有如此無恥之人?
無人注意的公孫瓚則也是不由聽得一嘆氣,因為還真就符合自己認識的劉備性格。
終于袁紹聽完,同樣也不怒了,反而臉上露出笑意。
至于孫堅,雖然對劉備了解不多,但聞聽心中還是瞬間確定,說的當正是當初那位劉備。
緊接就是過后最先稱帝的袁術,也都不禁聽得目光詭異:世間竟還有如此無恥之人?
而等眾人大笑聲落下,緊接同樣原大將軍何進手下的上黨太守張揚,也不由一拱手笑道:“在下卻也聽說過此人,正是如鮑將軍所說;
大家不知,那劉備當初在洛陽等了許久,又拖郎中張鈞關系自表功績,好不容易得個安喜縣尉,結果僅一個月,陛下卻又下詔: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淘汰)。
那劉備便正在沙汰之列,后督郵前去過問其是何出身?所答正是備乃中山靖王之后,但卻又拿不出族譜證據,誰敢認他為皇親?
于是督郵便言他詐稱皇親,結果卻差點被他三弟所殺,后被定州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通緝),也不知藏去了何處,不想此時卻又現身。
想此劉備,便當是彼劉備了。”
終于話音落下,公孫瓚也更加確定,此劉備當正是自己認識的劉備了,何至于竟淪落至此?還敢如此出狂言要當盟主?
然而不等公孫瓚張口幫忙說話,依舊半跪士族卻又報道:“啟袁公、曹公、諸位將軍,那張飛還曾問:會盟諸侯當中,可有像大哥劉備一樣的皇族后裔?
那劉備淡淡答道:只怕沒有。
那張飛又問:諸侯中可有像大哥一樣的仁義君子嗎?
那關羽又淡淡答道:只怕也沒有。”
終于這一次話音落下,原本臉上依舊露出笑意的袁紹,不由就是臉色一拉,一聲冷哼:“哼!”
而原本公孫瓚跟劉備一起求學時,因為比劉備稍大,便一直照顧劉備,聞聽自也瞬間明白,這次如果自己不幫忙說話,只怕那劉備是難逃一劫了。
于是等袁紹冷哼聲音落下,便也趕忙站起道:“袁公、曹公,諸位將軍,請聽瓚一言,起初在下還不確定,諸位將軍所言是否為在下認識之人?
在下幼時曾與一人共同師從盧尚書,亦是姓劉名備,逢人便喜言自己乃漢室宗親,不喜讀書,而好犬馬、音樂、美衣,沒有富貴家境,卻有富貴喜好。
后老師看他不讀書,只好犬馬、音樂、美衣等富家公子之流喜好,便將他趕了回去,如今也不知如何了?
還請袁公、曹公、諸位將軍,看在瓚之面上,不要與他一般計較。”
一個不喜讀書,好犬馬、音樂、美衣之人,還敢自稱自己為仁義君子?
而公孫瓚,自是真正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威震塞外的大漢一方諸侯將軍,可說是在場唯一真正的一方諸侯將軍,如果不算袁紹四世三公身份的話。
于是既然北平太守公孫瓚幫忙求情,眾諸侯自也不得不賣一份薄面,即使劉備口出狂言,不僅要當盟主,竟然還敢稱自己為唯一仁義君子?
既然你都說我等天下諸侯會盟為破盟,你劉備還來參加什么?難道我等就缺你一個仁義君子?
但聞聽濟北相鮑信、上當太守張揚,以及北平太守公孫瓚口中的劉備,瞬間所有人自也都忍不住好奇想要一見。
袁紹聞聽,同樣默認不會跟劉備一般計較,但還是與所有人一樣忍不住好奇,下令道:“且將三人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