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眼看被逼到了墻角,該如何解?
劉備卻是眼皮一垂,直接從席地站起,也不多說不解釋的淡淡道:“既然諸位將軍誤會我劉備之意,請容我三兄弟告退。”
誤會?
以其劉備的榮辱不驚,臉皮厚如城墻的心機,既然并非一個仁義之人,怎么可能是仁義用心?
卻分明就是如中華郡太守孫岳所說一樣,其劉備的用心不過是為擾亂諸侯聯軍軍心,最后好從中得利。
反正其劉備什么都沒有,就是聯軍敗了,其劉備也失去不了什么。
可也正因為劉備什么都沒有,又自認漢室皇族宗親身份,才能讓其逃過一命,讓諸侯不加以為難。
不然諸侯聯軍四十五萬大軍,靠關羽、張飛兩人想沖殺出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一次看出劉備用心的曹操,同樣不再安慰阻攔,而真正感覺到劉備的‘可怕’。
然后就是十八路諸侯,一起目送著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如過街老鼠一般從帥臺退下。
想否認掉自己擾亂軍心的險惡用心?除非十八路諸侯都是傻子。
而接著既然已經被劉備挑明,袁紹也不得不再次主持,十八路諸侯共同商議如何應對董卓的號三十萬西涼大軍。
同一時間的另一邊,雖然相隔三百里路,但僅僅半天的時間,先鋒的西梁鐵騎還是很快出虎牢關,即將兵臨陳留城下。
到底誰伐誰?似乎有些反過來了。
而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返回自己的茅屋院落。
關羽沉默,張飛則再次開始裝粗犯渾大罵:“孫岳這個勢力之徒,他有什么資格冤枉哥哥仁義之心?嗯?哼!我走之前,真應該扇他幾個大耳刮子再走!”
關羽也不由瞇著眼淡淡道:“三弟,難道你忘了,那孫岳可是會妖術的,若不能破他妖術,就是我兩人聯手,怕也不是他對手。還是收起你那大耳刮子吧,省得臟了你的手。”
劉備也不由一手撫摸著自己的雙股劍,緩緩道:“不瞞二位兄弟說,我其實并不想離開盟軍,但是他們不容我等。”
卻是一邊瞧不起諸侯盟軍,而故意擾亂諸侯盟軍軍心,希望諸侯盟軍能夠與董卓兩敗俱傷。
一邊卻又不想離開盟軍,而想借盟軍的枝頭,成自己劉備仁義之名。
結果話音落下,張飛似乎裝粗犯渾也成了習慣,再次不由粗聲道:“怎么哥哥,你還惦記那二十鎮將軍的寶座?他們根本就不承認你是一路諸侯!”
劉備淡淡道:“區區虛名,何足留戀。我是惦記著洛陽城內的蒙難天子,盟軍原本可以殺進城滅賊興漢。”
是誰之前說各路諸侯會盟,都是為了爭天下,為了取天下?眼下又說諸侯盟軍可以殺進城滅賊興漢,所以自己才不想離開盟軍。
幸好之前跟曹操的對話,關羽、張飛兩人都沒聽到。
而顯然關羽、張飛兩人,眼下也都已了解這位哥哥的‘仁義’。
關羽沉默不言。
張飛則繼續裝粗犯渾難聽的聲音道:“這有何難?我三兄弟只管殺進洛陽!砍下董卓的腦袋就是了!”
關鍵問題是,其張飛若真是一個粗人,堂堂涿郡賣酒屠豬,頗有田產的大戶家主老爺,會(心細)親自跑到死角旮旯的樓桑村嗎?
顯然其張飛從來都不是表面表現的粗人,反而是一個跟關羽一樣有心機之人,只不過兩人的表現各不相同。
于是關羽聞聽,也不由淡淡勸道:“大哥,我們走了也好,來時三兄弟,走時兄弟仨(什么也沒得到、反成了過街老鼠),無牽無掛,志在天下。”
劉備也只好瞬間一沉吟,直接出茅屋準備真離去。
而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