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張飛在十八騎保護下,直逃亡劉備在盱眙的大營。
而見了劉備就告狀陶謙部下曹豹,與徐榮里應外合,夜襲了徐州。
可謂跟其張飛一點關系都沒有,是那陶謙部下勾結徐榮夜襲的徐州。
孫岳自不用出現在當面,遠遠卻就能聽個清楚。
卻是要對于其他異世界的人,自不會有什么興趣,但對于孫岳,即使修為早已至混元之境,但還是忍不住想看看劉備的熱鬧。
結果張飛抱怨告狀的話音落下,在場幾人都是不由失色,更沒有后世地球美化的什么張飛哭啼,而根本就沒有絲毫哭啼。
不僅真實的沒有哭啼,就是《三國演義》記載中也沒有一字提及,那么如果張飛真的哭了,會差幾個字提及一下嗎?
所有人都不由大驚失色,這剛得徐州,前腳剛走,后腳徐州就被張飛丟了,接下來就又要開始流浪了。
但好在麾下還有兵馬。
終于劉備聞聽,也不由淡淡一嘆道:“得何足喜,失何足憂。”
得到了沒有什么好喜的,失去了也沒有什么好難過的。
其梟雄之處,就是即使丟了一座莫大的徐州城,也都依舊能眼睛都不眨一下,不管心中有多恨,有多后悔,表面都依舊能淡淡不動聲色。
至少以孫岳了解,哪怕就是曹操也都無法做到失徐州,而不形于色。
尤其最關鍵的問題是,其劉備還不僅是丟了一座徐州城,竟然問都不問一下自己從平原帶過來的母親和夫人。
那么顯然便說明,即使其劉備失一座城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但一座城也是在其母親和夫人之前的。
至少還對失去的徐州城嘆一下,如果真是失何足憂,那其還會為失徐州城而嘆嗎?真正失何足憂的卻是母親和夫人。
但劉備想不起來,作為二弟的關羽卻不得不緊接問一句道:“三弟,大哥家眷何在?嫂嫂何在?”
張飛渾不在意道:“皆陷在了城中。”
一句話,大帳內瞬間便安靜詭異下來。
劉備直接默然無語。
這默然無語是個什么態度?
關羽察言觀色,立刻不由頓足埋怨道:“你當初要守城時說了什么?大哥分付了你什么?今日徐州失了,大哥家眷、嫂嫂也陷了,可如何是好!”
終于關羽頓足一句話落下,張飛才算是徹底酒醒過來,對于大哥究竟是自己一個結義三弟(保鏢)重要,還是大哥的母親妻子重要?
結果真正酒醒之下,若不是平時早晚喝酒進入裝粗犯渾的狀態,張飛也從來都不是一個粗人。
如果真是一個粗人的話,當初會親自沒事跑到樓桑村?
不過是從一開始就‘扮演’一個粗人,也好配合劉備唱黑臉,劉備不方便說的話,其張飛則不用任何顧忌。
所以根本想都不用,如果自己拔劍自刎,大哥會眼睜睜看著嗎?
如果大哥因為自己的母親和妻子陷進城中,便眼睜睜看著自己這個結義三弟自刎而死,往后大哥還有什么仁義之名可言?
說好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也必會淪為別人取笑的笑談,未來什么雄心壯志,都將付之東流。
所以就只有一個結果,劉備母親妻子陷就陷了,那徐榮應該還不至于害劉備家眷性命,頂多就是那嘗一嘗鮮,總有辦法再贖回來。
就算嘗了鮮,騷騷回來還敢說不成?那徐榮還能承認不成?
但如果張飛慚愧自刎而死了,才會真正讓劉備損失巨大,比損失一座徐州城還巨大,損失的也自不是張飛的武力,而是劉備的名義。
所以張飛自也不可能不了解大哥劉備,真正的心機智慧與雄心壯志,以大哥的智慧,是絕不會讓自己自刎而死的。
更尤其最最關鍵的一點,如果真想自刎而死謝罪,卻完全沒有必要在大哥劉備,二哥關羽面前。
如果偷偷躲在帳中慚愧自刎而死,誰能攔住?誰能知道?
所以張飛的自刎而死,也不過就是做個樣子,瞬間便知道了必然的結果,大哥劉備絕不會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