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敵?
明顯見識過關羽張飛的武藝后,劉備自是再不會被忽悠,當那二弟關羽、三弟張飛都是刀槍不入嗎?只需要十個人弓箭攢射,就能將兩人射殺。
那曹操之所以一次次不殺人兩人,卻是看上兩人的武藝。
如果都不騎馬,兩人卻連正常士兵百人都敵不了,如果兩人騎馬對兩萬鐵騎試試?所謂萬人敵也不過是殺那手拿農具的黃巾老弱婦孺而已。
劉備心中不以為然,自能聽出對方是故意如此說。
于是聞聽,也不嘆道:“在下亦嘗求山谷之遺賢,奈何未遇其人。”
水鏡先生淡淡一捋白須笑道:“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這句也勉強能聽懂,孔圣人說男尊女卑,孔圣人又說十室之中,必有忠信之人,怎么能說無人?孔圣人真這么說過馬?
劉備立刻恭敬一禮道:“備愚昧不識,愿先生賜教。”
水鏡先生呵呵呵呵:“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始欲衰,至十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溪中蟠龍向天飛。
此謠正是言荊州劉景升,喪卻前妻,便生家亂,此所謂始欲衰也;
無孑遺者,則是言不久劉景升將逝,文武零落無孑遺矣;
天命有歸,龍向天飛,今日明公檀溪飛馬而上,所謂荊州天命有所歸,卻應在明公也。
(這童謠即是天命,天命如今正在你劉備,會有人助你的,待那劉表若死,荊州則必然投曹操,到時江東亦是孤木難支,天下必然一統;
只有扶植你劉備,才能聯合江東,共同抗曹,讓中華大地繼續分裂,到時分裂四國,戰亂不休,待中華之民死到十不存一,即可再宣揚我道教;
奈何卻就是我道教,縱有仙法被你等稱之為妖術,卻也不敢隨意殺戮你等凡人性命;
就只能暗中分裂這中華大地,掀起一場戰亂,讓你等中華之民互相廝殺,與我道教卻是無關。)”
但關鍵問題是,童謠又是誰教給童子的?
動不動就喜歡裝神弄鬼,拿童謠說什么天命所歸,明顯也正是道教的裝神弄鬼風格。
結果劉備聞聽,也瞬間不由被忽悠了,因為這卻是一個鬼神天命真實存在的世界,既然童謠應在自己,顯然便說明天命應在自己。
于是聞聽,瞬間也不由激動驚謝道:“備安敢當此!”
心中忍不住震驚,同時感謝水鏡先生童謠之言。
水鏡先生也再次淡淡一捋白須,笑道:“今天下之奇才,盡在于此,明公當往求之。”
劉備再次激動而問道:“敢問先生,不知奇才安在?”
水晶先生神秘一笑道:“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臥龍就臥龍,偏要隱晦說成什么伏龍,顯然也是道教喜歡裝神弄鬼的風格。
劉備聞聽則瞬間更加激動,不由再問道:“敢問先生,伏龍、鳳雛乃是何人?”
可不想激動的話音落下,水鏡先生卻是撫掌大笑:“好!好!天色已晚,明公可于此暫宿一宵,明日當言之。(明日也不告訴你。)”
劉備也不由表面激動,心中卻是一嘆道:‘我倒是忘記了,之前那牧童說這水鏡先生乃是道號,卻是世人皆言的邪教妖人;
不想這道教的妖人,還真都是喜歡裝神弄鬼之人,如今以一言吊住我,卻非要等到明日再言;
難道我飛馬過檀溪逃過一死,竟是這妖人施展的妖術,救了我一命?不然如何知道我今日幸免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