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欲成霸業,那孫岳尚有曹操之隔,可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
后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自此分裂中華,讓中華大地戰亂不休,互相廝殺不斷),然后可圖中原也。”
然后可圖中原?就只是可以圖中原?
劉備心中瞬間不禁咀嚼一下,至少如果能有妖人相助,應該真的可以擁有一塊自己的地盤,但卻也不得不表示一下自己仁義。
于是聞聽,趕忙拱手謝道:“先生之言,使備頓開茅塞,如撥云霧而睹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
想要問的自是,我劉備靠‘什么’奪之?又如何忍心奪之?同時自也是試探,看諸葛亮可能聽懂自己話外之音。
然而不想諸葛亮聞聽,卻是淡淡道:“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便如那江東孫策一般、我道教讓誰死、還沒有誰能活、除了那中華郡太守孫岳);
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后必歸將軍(至于那劉璋如何死,將軍無須擔心,亮會夜觀天象,讓他何時死,他便何時死,我教已為將軍鋪好路)。”
于是劉備聞聽,自也能聽懂:‘夜觀天象?果然是邪教妖人,聽說那江東孫策,就是你道教玉清觀妖人于吉所害;
如此有你等妖人相助,即使不能北下曹城七十二,不能幫我劉備一統天下,能給我分裂一地稱王也可。’
結果喜怒不形于色的立刻便忍不住激動大喜,而再一次跪拜磕頭。
顯然說明一點,諸葛亮一切都不過是紙上談兵,根本就不了解劉備,不然也就不會說劉備信義著于四海了。
卻是天下誰人不知,劉備是投誰叛誰的,究竟是什么信義著于四海?如果諸葛亮不是水鏡先生推薦的妖人,劉備都要懷疑諸葛亮是故意諷刺自己了。
但既然是救自己性命的妖人水鏡先生所推薦,顯然并不是真的諷刺自己,而就只是沒有見識過天下,根本不了解天下任何人,不過都是紙上談兵而已。
劉備在意的同樣不是什么大才,而是能飛馬過檀溪的妖術!
于是跪拜磕一個頭,直接便拜請道:“備雖名微德薄(雖然我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沒有什么德),(但還是)愿先生不棄鄙賤(不棄我卑賤出身,并不是什么漢室宗親),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
然而不想都如此恭敬了,諸葛亮卻還謙虛(虛偽)道:“亮久樂耕鋤(我特馬從來沒有跟農夫一起下過田),懶于應世,不能奉命。”
終于一句話落下,瞬間劉備心中也忍不住吐槽一下。
不能奉命?那是誰寫的淡泊以明志、清凈而致遠?故意寫給自己看,你諸葛亮有遠大的志向。
更‘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你為我謀的目的又是什么?都到了此時此刻,你還要虛偽的說什么不能奉命。
那又是誰說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你都為我劉備謀了(四足鼎立、分裂中華),我豈不就是你說的非主不依?
一瞬間劉備的認知也是不由被刷新:若論虛偽,原來自己竟不及這諸葛亮之萬一,都到了如此時刻,竟還要如此虛偽(謙虛),只怕只需要自己再恭敬一請,便就會就勢應下吧?
于是瞬間也不得不故作泣道:“先生不出,天下百姓怎么辦!”
說著就是淚沾袍袖,衣襟盡濕,眼淚撲簌簌掉個不停。
終于諸葛亮想到天下百姓,似乎也只好應道:“將軍既不相棄,愿效犬馬之勞。”
……
山河社稷圖世界。
孫岳直接忍不住嘴角狠狠一抽:“我勒個去!這也太虛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