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天?
天在哪里?這三國的天,難道也有一個天庭?
關羽跟普凈話音落下,卻是并沒有離去,而是在普凈的安排下,關羽的殘魂直接進入了自己首級中。
相對于關羽不死的殘魂,孫岳自也對于其他沒了興趣,本還想不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然后將三人扔地球去的。
但不想關羽竟然可以不死而成為佛教的神,孫岳自也沒必要再將三人扔地球去了,而忍不住好奇也想看看,這三國的天到底在哪里?
于是關羽跟佛教老僧普凈不走,孫岳便也留下繼續看熱鬧。
而對于孫權,同樣不禁有些被震住,難道真是關羽亡魂殺了呂蒙?如果人死后亡魂可以如此顯靈,為何大兄就從沒有顯過靈?
結果緊接東吳第一謀士張昭便自建業而來,知道關羽已被孫權下令梟首,也不由對孫權道:
“今大王將關羽梟首,傳聞此人與劉備桃園結義之時,曾經誓同生死。劉備乃虛偽無恥之人,必不會遵誓言與關羽同死。
劉備必然痛哭作勢欲同死,諸葛亮等妖人之輩則會阻攔,如今劉備已有兩川之兵,卻就給了他傾兩川之兵伐東吳的借口。
某有一計,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上交中華孫岳,自立中國,虎視華夏,劉備若以報仇為借口伐東吳,想必與曹操約和。
若二處連兵而來,東吳危矣,不如先遣人將關羽首級轉送與曹操,好教劉備誤以為曹操所殺,劉備則必不敢伐曹,我等也有準備之機。”
至于準備什么?自是準備過后劉備反應過來之后,再以報仇為借口伐東吳。
而后世地球的歷史上,劉備正是以為關羽報仇伐東吳失敗,似乎活活將自己氣死的。
說好的天命在自己呢?
說好的呂望、張良、管仲、樂毅一般,可以一統天下安天下的大才呢?為什么不能幫自己一統天下?
更諸葛亮神機妙算?那不過是對道教裝神弄鬼之術的美化,卻是從來就不存在什么掐指一算、神機妙算。
如果諸葛亮能神機妙算,為何就沒有算到龐統的死?為何就沒有算到關羽會被呂蒙生擒?然后被孫權所殺?
于是孫岳自也不禁看得有趣而期待,同樣跟隨關羽首級往曹操處。
不想就這短短的時間,曹操就已經再遷都洛陽。
然后聽聞東吳竟然將關羽首級送過來了,曹操聞聽也是不由大喜道:“關羽已死,劉備失之一臂,我料定那劉備必不會遵誓言同死,定會以此為借口伐東吳。”
可還不等喜完,階下便站出一安靜的青年道:“大王,此乃是東吳移禍之計。昔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之時,誓同生死,雖那劉備必不會遵誓言同死。
但東吳殺了關羽,正如大王所說,劉備便有了借口伐東吳。
然此時關羽首級在大王處,卻會教那劉備誤以為是大王所殺,而不敢冒然對大王用兵,卻剛好給了東吳那時間,此時或正給那劉備挖坑。”
曹操聞聽,不由就是呵呵一聲道:“這挖坑的說法,我聽說還是那孫岳最先說的,而且是先給那劉備挖的坑,據說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摔了進去。
那孫權的確是想以我暫時轉移劉備注意力,然后好有時間給那劉備挖坑防備,等那劉備反應過來再伐東吳,我倒是也忍不住期待。
好了,且傳東吳使進來,我要看看那關羽的首級。”
既然關羽死了曹操會大喜,又怎么可能如《三國演義》美化關羽的一般?卻是關羽從來都沒有過什么過五關斬六將。
于是很快東吳使入,雙手呈上木匣,曹操卻也是真有心情一看,曾經名傳天下的虛偽桃園三結義,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