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關鍵的還不是曹操已死,而是那漢帝劉協還活著,曹操根本就沒有篡逆,繼位中國王的曹丕同樣沒有稱帝。
而想要讓劉協禪位,自不用急在這一時,則就是要等著劉備先稱帝再說,也是讓所有人都不禁稍微安靜的原因。
不想罵曹操篡逆,罵天下諸侯皆為亂臣賊子,漢帝劉協都還沒有死,對大漢忠孝仁義的劉備卻就自己先稱帝了。
同樣也是諸葛亮安靜的一方面原因,這烏龍卻是鬧大了,到底誰是篡逆的亂臣賊子?
同一時間的另一邊洛陽,劉協自也是早已收到消息,不想自己曾經寄托希望,親口承認的劉皇叔,竟第一個篡逆稱帝了。
結果與孫權一般大的年紀,也是不由在宮中發呆了整整一日。
當然其劉協是誰,不過是荒淫無道,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禽獸畜生的漢帝劉宏之子,天下哪怕就是其漢室獨尊的儒家,也都已將其放棄。
所以劉協心中的感覺,自也早已沒有人在意。
而北邊中華之地,則就只有一個名義的中華王孫岳,總理一切大權的卻是首相郭嘉,然后一切照常運轉。
為何沒有人爭中華大權?因為所有上層的呂布、貂蟬、蔡琰、張遼、高順,哪怕就是蔡邕、程遠志、鄧茂,也都已放下了人間權貴名利,所求的卻都已是長生。
所以郭嘉反而是一個不得不掌管一切的苦力,大家平時都有更多時間修煉,就只有郭嘉修煉時間最短,而要忙于俗世之事。
但又不能辜負孫岳的信任,所以也已在培養接班人,等到將來合適的時候放手,然后專心的修煉。
而期待有一日能夠跟隨主公孫岳離開,破碎虛空而去,去見識更大的世界,當然前提得先除掉中華民族的大敵——暗中的道佛兩教。
至于要不要直接將諸葛亮一巴掌拍成渣,孫岳則還要靠之前‘女媧’說的諸葛亮離開呢,所以也只能繼續等待看戲下去。
……
結果轉眼幾日后,劉備親率川蜀七十五萬大軍伐東吳,既然是二弟陰魂叫自己報仇,總不可能不助自己一臂之力吧?
且有妖人諸葛亮,雖然沒有呂望、張良、管仲、樂毅的大才,但卻也會呼風喚雨的妖術,就算沒有跟著一起,但既然默許自己發兵沒有兇險,那就肯定不會有問題。
而孫岳同樣忽略的一點,既然已有真正大才的郭嘉,且已經跳出世界之外,看透道佛兩教的陰謀。
卻是又怎么可能再眼睜睜看著,中華民族川蜀七十五萬大軍,死在自己人東吳的手下,而尸山血海,血流成河?
道佛兩教想要分裂中華大地,讓中華民族互相廝殺,好讓不遵道教,不遵佛教的中華民族死更多的人,郭嘉無形中自不會讓妖人諸葛亮,讓暗中的道佛兩教如愿。
結果就在孫岳跟曹操的一起看著下,讓劉備報仇的關羽沒有助一臂之力,會妖術的妖人諸葛亮也沒有施展妖術。
劉備的七十五萬川蜀大軍,竟然被東吳一個小小書生陸遜,以曾經赤壁之戰火燒曹操鐵索連環戰船之計,依葫蘆畫瓢的火燒了劉備七十五萬大軍。
當然兩軍交戰,自不可能一個不死,只不過亂軍中身死的就只是少數,七十五萬大軍完全可說是一夜之間全降了。
而倒也跟記載的差不多,《三國演義》記載劉備七十五萬大軍,死者無數,降者極多,顯然是不著痕跡的修飾。
死者無數,是為了加倍反襯東吳陸遜的無情冷酷。
但降者極多一詞,則又不著痕跡的淡化了,七十五萬大軍幾乎可說全都降了東吳,因果卻也是有跡可循的。
因為劉備入主益州時,成都無論是吏是民,卻都是抵抗劉備的,而清楚知道劉備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曾吃過人母,未來絕對會給兩川帶來戰亂。
果然不出川蜀之人所料,劉備僅僅剛稱帝,就要為自己二弟一人之死,而發兵七十五萬報仇。
那關羽又是什么人?曾為兩川之民做過什么貢獻?竟要讓兩川無數的子弟為其陪葬,再掀起一場兵戈之禍?
結果本想要這一戰讓中華民族死百萬之人,卻不想劉備的七十萬大軍,竟然陸遜一放火,就都直接投降了!
而三界南瞻中華大地,這一戰在背后道教的操控下,卻是真正死了百萬人之多,結果劉備七十萬大軍盡喪,就剩百余人一起逃回白帝城。
這一次相同的,則同樣是七十五萬大軍只剩下百余人,最后保護著劉備又無比狼狽的逃回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