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啥叫涼了?”
“就是死心吧!”
“別啊!”
吳啟不干,一把抓住吳黎的胳膊,“八哥,明天咱倆一起去找祖君哭去吧?”
“你為了你的陳二娘,我為了我的秦妙娘,可好?”
“不好!”吳黎一把甩開吳啟的糾纏,“我可不和你一起去找揍。”
“那陳二娘還只是胖瘦的問題,你這都門戶之別了,能一樣嗎?”
“好吧!”吳啟極是泄氣。
“看來只得放棄秦妙娘了。”
“這么快就放棄了?”
“不放棄又如何?我爹是不會答應的。”吳啟嘀咕著。
隨之面容一變,臉上燦爛非常,根本看不出剛剛還如此哀戚。
“幸好我還有李四娘可以替換。”
靠!!
吳寧、吳黎,齊聲絕倒。
“李四娘又是誰啊?”
這特么整個就是一花心大蘿卜。
......
——————————
三個人說說笑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睡過去的。
一覺天亮,等吳啟睜開睡眼的時候,見一旁的吳寧早就沒了人影,而灶房里也已經幽幽地傳來了飯香。
把吳黎拽起來,二人到灶房一看,不但飯好了,菜也出鍋了。
飯還是砂鍋飯,這回是豬肉的,有飯有菜吃起來痛快。
吳寧格外又做了個大骨湯燉蘿卜,雖然看不見肉影兒,可也算香味十足。
吳寧見二人起來了,一邊往鍋里下秋葵湯,一邊道:“趕緊洗臉,往出端,七哥和六伯說話就到了。”
事實上已經到了,吳寧這話音剛落,老七就領著老十一、老十四,還有三哥進了院。
“喲,老十啥時候回來的?也沒說去三哥家看看。”
吳啟一見來人,急忙賠笑,“這不就見著了。”
隨后又補了一句:“老九真不是東西,連三哥都驚動了。”
吳三哥自然比吳啟他們都大,而且大的不是一星半點。
坳子里都是族親,各支和各支差的多。真算起來,三哥比吳黎他爹好像還大上兩歲,對于他們這幫小的來說,不光是兄長,更像是長輩。
“三哥、七哥先坐著,飯馬上就好!”
吳啟和吳黎張羅著,急急忙忙去洗臉洗手,往院子里端飯鍋。
沒一會六伯也到了,吳啟就到隔壁院把五伯、五嬸也叫了過來,一起吃飯。
卻沒見祖君,說是去窯上還沒回來。
......
這是規矩,給誰家幫工就吃誰家的飯,大伙誰也不用客氣,因為早晚自己也有求人的時候。
可是六伯一看桌上又是白飯又是肉,還有燉菜和雞蛋湯的,立馬板起了臉色。
“九郎啊,日子不是這么過的,這么個吃法,誰也吃不起!”
“誰也沒說見天的吃啊!”吳寧招呼大伙,“頭一天,吃頓好的,明個可沒有了。”
“行吧!”六伯是痛快人,也不扭捏了。
給五伯遞了筷子,掃了一圈幫工的同姓人,“老九好吃好喝招待著,咱們這活可得干好,得對得起老九這份心意。”
老十一早就饞得不行了,飛快地夾起一塊大肉塞在五伯碗里,然后也不等別人,自己就開吃了。
一邊一吃,一邊答:“六叔就等好吧!”
......
吃完飯,大伙也沒歇著,修屋這種活六伯是行家,都得聽他的。
先是讓老三領著年青的上房撤苫草,下房梁,這些都是力氣活,不用他上手。自己則是和五伯一起去了隔壁院。
新梁在后院橫著,裁剪、打鉚、扣隼子,這些都是他的活。
......
。
————————————
可能有人覺得蒼山這個開頭有點水或者啰嗦。
其實我只是想盡量通過我的文字,描繪一個唐代小山村的風土人情,只是想讓這個下山坳能活起來。
想讓你們能記住這個村子里的每一個人,因為......
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