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尚書,可能不知。”
“吳統軍不但治軍有道,保房州一方平安。”
“統軍治家的本事,也非常人可比呢。”
“哦?”武三思心說,越來越有意思了。
“何以見得?”
只聞王弘義道:“尚書怕是不知道,在房州城外五里有一下山坳。”
“乃是吳統軍的本家。”
“此處山多地少又無甚特產,世代貧困。”
“可是...武尚書一定想不到,就這么一個窮地方,馬上就要成為房州最富庶的村子嘍。”
“這是為何?”武三思玩味的看了眼吳長路,“莫非....吳統軍也是個吃兵糧,喝兵血的軍中蛀蟲!?”
“非也非也。”
王弘義搖頭,“吳統軍為官之清,弘義敢以性命做保!”
“不信武尚書可去他家中一觀,連個仆從都沒有的州府統軍,武尚書可曾見過?”
“那還真是新奇....”武三思頗為驚訝,要知道大唐稍稍有點余錢的百姓之家都要蓄奴,何況是一州統軍?
“現在像吳統軍這樣的官員,卻是不多了啊。”
心中更是生疑,“那小小的小山坳,又何以生財呢?”
王弘義聞言,賣了個關子。
笑道:“武尚書一定猜不到。”
“確實不好猜。”
“下山坳開起了幾家客店。”
“這倒是新鮮了...”武三思不由苦笑,“山間窮村的野店也能這般生財?”
“武尚書不知,下山坳的客店非是一般的客店。”
“下官敢這么說,就算是神都洛陽,武尚書也絕對找不出像尋翠居這樣的雅致好店。”
“.......”
武三思,呆愣了半晌....
這話說的...有點大啊!!
“那等有機會了...倒是要去看上一看。”
意味深長的對吳長路道:“看看吳統軍,到底是怎樣的治家有方。”
當然了...
去看吳長路治家之前,武三思肯定還有別的事兒要干。
那就是要先好好了解一下,一個被他的人、關隴世家的人、七姓十家的人、還有王弘義這個圣后的人一致看好的吳長路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
值不值得他抬上一手。
....
結果一查不要緊,這才發現....
這個吳長路可以啊!
在裴行儉帳下聽差征過吐蕃。而且當年生擒吐蕃四王的人就是他!
受過先帝親召封賞,調用京中。
而且深得圣后姐夫賀蘭安石的賞識,幾次向朝廷舉薦。
十幾年前回到房州出任州府統軍至今。
可以說,當年他要是不回房州,幾乎可以肯定必是當朝大將!
反正總結下來...
這個人可用!
不到一個月,京中御封即到!!
房州折沖府校尉吳長路,改遷山南道府軍別駕。
留房州待用。
接到圣旨之后,吳寧特意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
嗯,也就相當于連升那么十來級吧。
這筆買賣做的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