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密報先放到一邊,只見秘報下面一封正是武三思上請的奏本。
打開一看,她那個侄子武三思居然......
居然在給李素杰和李上金求情?
要知道,在臨去房州之前,正是武三思主使朝臣彈劾素杰、上金兩兄弟,要徹查二人謀反之逆。
目的自不用說,震懾李氏,保證武后順利登基。
對此,老太太雖然覺得武三思此舉有些過于激進,可考慮大局,還是默許了。
沒想到,現在武三思居然改了主意。上書言到,若真把李素杰、李上金論罪,恐有損圣后慈心,當以柔處之,必可召顯圣后仁慈,感化天下。
這可讓老太太頗為意外,不由坐直了身子,把武三思的奏報,還有那封秘報同時端在手里,左右細看。
口中更是喃喃自語:“難道,那道人還有此等見識?是我看錯于他了?”
可是,這不看不要緊,比道士更加讓武后驚詫的是:
“吳寧......”
“十五歲!?”
老太太實在沒法相信,能讓武三思開竅的人,居然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
端著密報繼續往下看,于是,吳寧那番關于“朝爭與民苦”的豪言壯語便展現在了武則天面前。
而一旁的上官婉兒也是疑惑不解,這個被圣后叫出名字的吳寧,居然能讓圣后看著奏折又驚又笑。
......
“大唐開朝一甲子,居然要迎來了一位女皇,殿下說,這天下間的男人們會服氣嗎?”
看到此處,老太太眉頭緊鎖,怒容乍現,不由讓她想起剛剛那件龍鳳錦袍。
心中暗道:不服氣又如何!?不服氣,就殺到他服氣!
......
“而且恰恰相反,這天下間,估計只有我一個人是真心服氣,真心地認為圣后登基并無不妥。”
“天子之責,代天行事。只要能幫老天管好這天下,男人還是女人,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
看到這里,老太太又是由怒轉笑,自言自語:“算你這滑頭識相!”
要是沒這句,估計老太太放下密報之后,一道旨就飛房州去了。
那吳寧還沒出下山坳,就已經是涼的了。
......
再往下看。
“李氏要穩皇族之貴,武家要迎頭趕上權傾天下!”
“關隴世家,要保住自太宗以來的無上榮耀。”
“七姓十家,又要在圣后的重壓之下得活,以維系家族的千年延續。”
“科舉選官,選的是李武兩家親信家臣。是以比的不是誰的問學大、本事大,比的是誰會討好,誰會奉承。”
“酷吏刑臣,抓的不是罪惡,抓的是異己!”
“男人們想的不是朝政,而是不被女人壓在身下!”
“公主覺得,這場權力的游戲之中,是不是少了點什么?”
“少了點什么?”老太太眉頭緊鎖,而吳寧接下來就給出了答案。
少了民苦,少了天下。
權力之下,還有饑饑民苦;浮華背后,還有蕓蕓眾生。
少了身為臣子的擔當!!
老太太看到此處,只覺渾身大汗淋漓,好不痛快。
“好!!”
猛然叫好。
“說的好!!”
把密報甩到上官婉兒面前,“把這段話抄錄下來。明日常朝,我要親自讀給那滿朝臣子聽聽!”
說著說著,武老太太臉上現出一絲嘲弄:
“不知那些所謂賢良,連這個十五歲少年都不如之時,是何作態!”
(吳寧大吼!)
(不要啊,這特么不就是群嘲?)
(這老太太想給我拉多少仇恨?)
徹底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