詫異的不是孟蒼生,而是太平。公主殿下搖頭看著這兩個人,簡直沒救了。
對吳寧道:“你還是想想接下來怎么辦吧!別忘了,索元禮是解決了,可你不想交出炭窯卻還懸著呢。母后早晚還得派人來接管。”
“而且,你最好祈禱索元禮這件事別傳出去,萬一讓人知道是你干的,不但母后饒不了你,索元禮那幫狐朋狗友也不會放過你!”
“誰啊?”
“周興、萬國俊、劉光業這些人,與索元禮交情可都不淺。”
“這回索元禮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房州,他們就算做樣子,假裝情義,也不能坐視不理的。”
“唉!!”說著說著,太平一聲遺憾。
“可惜了!狄懷英看準時機,欲將之一網打盡,可惜母后居然視而不見,還令狄懷英速速結案,擺明了就是偏袒嘛。”
.....
偏袒嗎?
吳寧沒說話,也許在武則天眼里,酷吏也好,良臣也罷,不過就是兩股絞殺作一團的政治勢力罷了。
至于什么于民有利,還是有害,永遠不是第一考量。
酷吏有用,那就有留的必要。
等到沒用的一天,再殺之不遲。
可是,吳老九從“民”的角度來看,要等到什么時候呢?還要讓這幫**害百姓多久呢?
“算了。”
吳寧好生無趣,“只要不來惹我就行。”
只不過他沒想到,他接連弄倒了王弘義和索元禮,那幫人也不是傻子,還真不想來惹這個上達天聽的房州山里娃子。
可是,他們不想惹,有人想讓他們惹啊,這個人就是......狄胖子!
此時此刻,有一份狄仁杰的疏奏正火速送往京城,那是狄仁來接到武則天旨意之后的一份回稟。
狄胖子在上面說道:圣后若不想清理吏制也行,可是酷吏之名已然深入人心,民情動蕩,不可不除。
怎么除呢?狄胖子給武老太太出了個主意。
那就是,哪跌倒的哪爬起來,派一個知書達理、形象稍好的官員來房州。
當然了,這里所說的官員,不用狄仁杰明說,武則天也知道,指的就是酷吏。
來房州干什么呢?
當然是走個過場,樹立一個形象,讓百姓知道對酷吏多有誤解,他們也不都是王弘義、索元禮之流。
如此一來,民心自平。
......
武則天看了狄仁杰的這個主意,思前想后,好像也只能這么辦了。
那以什么名目派去房州呢?
這不就是現成的嘛,吳老九那個炭窯還沒收回來呢,正好再派一個人去收炭窯。
那派誰去呢??
呵呵,這也明擺著的,知書達理,還得形象稍好,武老太太用的那些地痞流氓之中,只有一個人讀過書,也沒干什么讓百姓恨的壞事。
誰呢?周興!
于是,武則天詔令禮部都事周興,接索元禮的班,遠赴房州接管吳家炭窯。
......
把周興氣的啊,狄胖子,你個挨千刀的王八羔子!你特么還不如直接點名就讓我去頂這個雷就完了,還弄的那么委婉干什么!?
而在房州的吳寧一聽,真是怕誰來誰,老太太這回派來的居然又是周興,而出主意坑人的還是狄仁杰!?
行!!
吳老九來了脾氣。
周興是吧!?狄胖子是吧?
這回小爺一鍋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