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道爺是個灑脫之人,被吳寧看破無可辯駁,那就是無可辯駁。
沒錯,就是道爺我做下的,又能怎樣?
他行得端正,做得磊落,自認就算有告密之嫌,但也從沒對不起過這兩舅甥。
“世人只道我師叔潘師正乃先皇和陛下御用國師,其實不然。”
“打師祖王遠知起,北茅山一派就為皇家效力了。”
看向吳寧,“你不是很崇敬太宗嗎?”
“可你知道嗎?太宗皇帝還未登頂之時,師祖就為他卜算過國運。”
“而師祖傳奇一生,一百二十六歲高壽方駕鶴西去。從南梁北魏,再到前隋,有多少君王將相求師祖一卦而不得。”
“唯獨太宗,得師祖一算,而定天下!”
“而且,太宗以弟子禮侍之,求得上清一派庇佑大唐。”
吳寧聽得暗暗咂舌。
他聽肖老道提過一回王遠知,可還真不知道這位老神仙曾經這么牛逼。
一百二十六歲?真他娘的能活!
事實上,北茅山一派打從陶景弘開山立派始,就代代傳奇,一個比一個能活。
第一代祖師陶景弘,號稱山中隱相,活了八十一歲。
第二代王知遠,為大唐卜算三百年國運,活了一百二十六歲。
第三代潘師正,九十八歲仙去。
連肖老道那個不正經的老頭兒,看著歲數不大,靈巧得很,其實也已經八十六歲,土埋半截了。
吳寧正在感慨,卻聽孟蒼生已經繼續道來:“從那以后,北茅山傳人與李氏皇族便再分不開。“
“祖師仙去,師叔潘師正接過護國之責;師叔仙去,我們師徒二人又繼續傳承師門遺愿。”
“......”
聽著孟道爺娓娓道來,吳寧也終于明白,桀驁不馴的孟蒼生為什么甘愿給武則天當了這么多年的細作。
其實,坊間早有傳聞,大唐歷代君王與北茅山一派關系匪淺。
想想看,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不但給潘師正修建山門,奉為上賓,而且幾次大唐緊要關頭都有潘師正的身影。
甚至連去泰山行封禪大典這么重要的事情,都要特意繞路,跑到嵩陽觀去見一見潘師正。
誰能想到,這里面還有這么一段過往?
“那.....”
吳寧深吸口氣,終于問出了最想問的那句:“十六年前,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也是吳寧一直都想不通的。
是武則天把他送出宮去的,當時宮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能讓她做出這樣匪夷所思的決定?
如果是賀蘭敏之所想的那樣,武則天記恨賀蘭氏搶了她的丈夫,那為什么不把吳寧直接滅口?
滅口才是最最合理的做法。
而如果是吳寧猜測的那樣,外人害死了他娘,武則天背鍋......
那為什么不直接把自己養在宮里?非要多此一舉的送出宮?而且還得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今天已登峰造極,亦不能說出真相。
別忘了,那時候,吳寧那個便宜爸爸李治仍然在世間,這就更說不通了呀?
“為什么?為什么是武則天?”
“當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案....
就在眼前,就在孟蒼生那里。
可惜,孟道爺注定要讓吳寧失望,只見他緩緩搖頭,臉色陰沉。
“不知道。當年之事,甚是詭異,就算貧道身處其中,也是云里霧里,看不清脈絡。”
“那只說你看到的。”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