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陳子昂一怔,終于明白了吳寧的用意。
“你是說,有了鏢局,以后富戶人家、商人腳販就不用自己重金蓄養保鏢,用時到鏢局臨時雇傭就可以了?”
“對啊!”
吳寧暗嘆,總算有一個開竅的了。
“就拿這莘州射洪來說吧。”
“此地盛產鹽鹵,鹽商往來不絕,我在射洪開一家鏢局,不管你去哪兒,要走多遠,也不管想用多少護衛,來我這兒雇傭押送就行了。”
“甚至你本家都不需要跟著去,我幫你交割,幫你把錢帶回來就行了。”
“路上遇到綠林匪盜,更不需擔心,因為你雇傭的是我,我就得為你這不管是人還是貨負責。出了事兒,我來賠!”
“明白了嗎?”
“可是....”陳子昂還有點疑惑,吳寧的想法不錯。
“可是,出行走商的人畢竟是少數,九郎這個主意能行嗎?”
“肯定行!”吳寧篤定道,“因為馬上就不是少數了。”
......
吳寧雖然不知道真正的鏢局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可是從商業的角度來分析,他卻可以明確地知道鏢局是因為什么產生的。
一是科舉;二是商業流通。
科舉制度的高度發達,使得人口流動性激增,進而衍生出一大批保鏢從業者,這就是鏢局的雛形。
而商業的開放和流通也是同樣的道理,致使安全投資的比重越來越大,這是鏢局興盛的重要原因。
可是,反觀陳子昂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第一,大唐的科舉屬于初級階段,沒有宋明清那么發達和完備,考試的文人不算多,出行的也就不多。
第二,大唐極力限制人口流動,商業活動也不發達,這也是大唐沒有出現鏢局的原因所在。
可是,吳寧為什么說馬上就不少了呢?
因為他給武則天上了《醒世方》啊!蠱惑武則天在極力在開放商業啊!
用不了多久,海洋貿易和進一步鞏固的絲綢之路就會徹底改變大唐的商業結構,人口流動也將是不可逆轉的開始激增。
吳寧這算是自己創造了一個浪潮,然后再先走一步,搶在時代前面。
“可是....”陳子昂又可是了。
“可是,就算鏢局可行,你怎么拿他締造江湖呢?”
吳寧無語,掰著手指頭給陳子昂算了起來。
“就打射洪來說吧,走一趟保人的鏢三五個人勉強,大生意就得我們九兄弟全部出動吧?”
“那兩三趟鏢一起走呢?我們就不夠用了吧?我得花錢雇傭鏢師了吧?”
“雇多少?單單一個射洪,起碼我要保證可以同時走三趟鏢的人手。”
“那莘州城呢?如果我在那里開一分號,得多少人手?”
“益州呢?”
“進而整個巴蜀,我要開多少家分號,用多少人手?”
“!!!!”
陳子昂、孟道爺都傻了,那特么得多少人?
吳寧還沒說完,“如果是全大唐都鋪開鏢局,會用多少習武使刀的人?”
“當然,你們不用說會引起朝廷的注意,這個是后話,我自有辦法,只說這些鏢師哪里來?”
“這必然是一個高收入的行當,會不會有人為了這份收入而專門去習武?”
“他們想習武,就要拜師,去哪兒拜?”
“習武世家?青城道觀?還是少林武僧?”
“會不會有武藝高強的江湖人借此開宗立派,設館收徒?”
“所以說,我不用做太多,我只要把鏢局做大,把江湖規矩立起來,使得這個江湖可以自己養活自己,那后面的事自然有人替我去辦。”
這就是吳寧所謂的生態,是食物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