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二十歲就能統領一眾大唐文杰為《后漢書》修“注釋”,注意,可不是鍍金賺名聲的那種,他是有真本事。
章懷太子本的《后漢書注釋》史稱“章懷注”,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被史家推崇的。
治國方面,李賢也是一把能手。
當年,高宗和武則天經常不誤正業,不是從長安游到洛陽就是去昭陵視察,要么就來了泰山封禪什么的。
又每每都帶著太子李弘出巡,只留李賢在京中監國。
李賢把國事處理得井井有條,連宰相重臣都嘖嘖稱是。
可以說,當年李賢的能力和好人緣,直到現在也已然被朝臣所記住。
此次回京,又逢國本之爭,雖然初歸立足不穩,可是暗中推舉的氣勢絕不比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弱上多少,沒看連岑長倩都是李賢的“死桿粉絲”嗎?
現在岑老爺子已經開始意淫了,“真是魏王?”
老爺子喜笑顏開,要是李賢能得長路鏢局之助,那爭儲的底氣卻是深上不少啊!
“這個....”狄仁杰一窘,“也不是魏王。”
這時狄府下人已經在廳中擺上酒菜,狄仁杰引著岑長倩入席。
“這個穆子期吧....”
“不是任何一方的人。但是,卻也不是任何一方可以爭取得到的。”
說到這兒,狄仁杰也擰起了眉頭,補了一句:“應該是如此,老夫也說不準。”
“這怎么可能?”
岑老爺子心說,這個朝堂,連狄仁杰和他這種標榜直臣的君子都要抱團,他一個白衣秀士怎么可以無依無靠?
飲了一口淡酒,端起筷子,“若想入仕,總要找個依.....”
“而這個依靠....最好是魏王啊!”
話說一半,筷子也伸出去一半,岑老爺就是停在那兒了,立時不再想什么魏王了。
嫌棄地看著一桌吃食,不知道動哪兒了。
“我說,你這個老貨就不能來點清淡的?”
一桌子吃食,全是肉菜,這讓一向清淡貫了的岑長倩登時沒了食興。
狄胖子卻不然,夾起一大塊燜的軟爛的羊肉就往嘴里塞,“那沒辦法,老夫就好這口!”
岑長倩無語,索性放下筷子,不吃了。
“且說說,你是不是知道什么?這個穆子期到底是怎么回事?”
“......”
狄仁杰聞言,下意識一頓,卻是沉默了。
他確實知道內幕,知道穆子期是誰。更知道穆子期背后的長路鏢局、穆子究是什么來歷,為什么進京。
也正因如此,什么豫王、梁王,那個吳老九是不可能依附于他們的。
至于魏王李賢......
據狄仁杰所知,吳寧八年都沒和李賢有過接觸,顯然沒想向李賢身邊靠,更不會進了京才想起臨時抱佛腳。
唯一有可能的,只有太平公主。
可是,狄仁杰有種感覺,以吳寧的高傲,他會甘于依附一個女人嗎?
從這八年間,吳寧沒有求過太平,甚至沒有與太平正面聯系就不難看出,他壓根就沒打算把太平公主算計到他的復仇大業之中。
可是,正如狄仁杰之前的不確定,其實他的心里也沒有底氣,或者說,狄胖子吃不準吳寧下一步會干什么。
岑長倩說的沒錯,這個朝堂,不依附抱團是沒法生存的。
那吳寧怎么辦?誰也不依附?總不能自成一派吧?
一個隱姓埋名的皇子,想在盤根錯節的神都攪動風云?狄胖子知道吳寧是有這個本事,否則他也不會把寶壓到他身上。
可是,狄胖子實在想不通,吳寧要怎么站住腳,又怎樣面對當下這個多方相爭前途難料的局面呢?
想到這里,狄仁杰看向岑長倩,卻是要多說一句。
“老夫聽到傳聞,陛下欲答應突厥汗王默啜的合親之請,而且要派武延秀去合親。”
“什么!?”
岑長倩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
“答應!?還是男人!?”
“奇恥大辱啊!”
“你別激動。”狄仁杰安撫道,“和親也不是不可以,就算是男人,那就是男人吧!”
狄胖子向來不是迂腐之人,什么辱不辱的,只要對這個國家有利,狄仁杰從來都不在乎。
不和親固然硬氣,提振朝堂士氣。可是,士氣能當飯吃嗎?
大周如今正處在高速發展,暗中變革的當口,正是潤物細無聲之時。
與擁兵四十萬的突厥開戰,就算打贏了也是慘勝,必將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和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