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算筆賬哈,市面上三百文一石的糧食,太平敲了他八百文。
一石凈賺半貫,二十萬石掙了多少?
整整好好,一個大子都不少的......
就、是、他、娘、的十萬貫!
等于是太平一分錢都沒出,拿著武承嗣的錢慷了自己的慨,沒把武承嗣腸子都悔青了。
不過,幸好此為戰時,錢再多,也沒糧食有用。
雖然太平捐的最多,可是還是沒有他這三十萬石糧重要。
當武則天得知他一下捐出三十萬石的時候,大為欣喜,一連在朝堂上夸了武承嗣三天,這讓武承嗣心里稍稍好過那么一點兒。
......
————————
總之,世家現在想表現也晚了,皇室的慷慨與世家的自私,以成鮮明之比。
民聲之沸,盛況空前。
但是,讓盧松等人意外的是,武則天好像并沒有下一步的動作,似乎所有心思都在抗敵之上,倒是沒有落井下石。
老太太依然是該上朝上朝,該議事議事,并無什么反常之舉。
唯獨一件讓人琢磨不透的事,可能就是,武則天頒布征北詔令的當天,老太太于皇宮內院召見了長路鏢局的鏢主穆子究。
......
這是武則天第二次召見穆子究。
說實話,穆子究其人,他的第一次亮相雖然給武則天帶來了驚喜,可是老太太在內心深處,其實并不喜歡這個年輕人。
如果有可能,武則天甚至不想再見到這個失了分寸的江湖人。
可是這一次,武則正在與黑齒常之和狄仁杰進行最后的臨行囑咐。
狄胖子還在絮叨:“陛下,京師戍衛盡出,老臣以為還是有待商榷!”
看了眼黑齒常之,“甚至....甚至黑齒將軍出戰,老臣以為也有不妥!”
狄胖子已經被武則搞懵了。
說白了,對于武則天的這個決定,他比什么民間啊,什么百官啊,要震驚得多,不理解得多。
且不說禁軍盡出,武則天是不是要與世家斗氣,是不是要徹底把世家門閥搞臭,單說萬一有個差池怎么辦?
京師不設防?這不就是鬧呢嗎?
再說了,黑齒常之出戰?
并州有一個魏元忠老太太不用,用什么黑齒常之?
這倒不是狄仁杰看不上這個黑齒將軍,事實上,魏元忠畢竟是文臣,雖有軍事才能,可是和黑齒常之這位百戰帥才相比還是差了一點。
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盡管魏元忠比不上黑齒常之,但是單就當下時局來看,魏元忠都比黑齒常之更適合統領北方軍務。
一來,魏元忠在并州經營多年,更為熟悉北方形勢,人脈上也比黑齒常之有優勢。
二來,凡是將帥,都有自己領軍的特長。
魏元忠善守,為人甚穩,正好是當下所需。
而黑齒常之則是驍勇無雙,善使奇兵,攻城伐寨,主動出擊,當世無二。
現在哪怕是不懂軍事的都知道,北境之危,必然要以守勢為主,熬過這個冬天。只要守到來年開春,戰事必有轉折。
那你說,是不是魏元忠更合適?
狄仁杰這回實在沒想明白,老太太到底怎么想的?
直到現在,狄胖子還是試圖讓武則天改變主意,重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