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只幼獒,而你們,則是手握生殺大權的牧羊人。”
“你們想讓我從獒群之中脫穎而出,可是沒人在乎獒的感受。甚至與我一樣的幼獒們,也覺得這就是他們應該的生活。”
“可是.....”
吳寧再逼近一步,與狄仁杰幾乎是臉對著臉,“可是我不一樣,我想做牧羊人,而非是獒;我想做執棋者,而非棋子!”
“你!!”狄仁杰萬分錯愕,怔怔地看著吳寧。
“所以,你回來,不光是為了報仇,而是要破局!?”
“不該破局嗎?”吳寧投入風雪之中,“自有唐一朝,皇權更迭即如選獒。大家似乎忘了,我們不是獒,而是人!”
“你做不到的。”狄仁杰搖頭,“世風如此,誰也左右不了。”
剛剛吳寧的話,狄仁杰也認同。可是認同歸認同,也僅僅是認同罷了。
在這個局里,誰都是局中人,包括武則天女主天下,太宗千古一帝,他們也都是局中人,誰也跳不出去。
說白了,權力太誘人,誰都逃不出去。
“你做不到!”狄仁杰擰眉搖頭,“沒人能做到,甚至沒人知怎么做。”
“呵。”
吳寧一笑,“我啊!”
“你?”
“對啊,我不就正在做嗎?”
“怎么做?”
吳寧看望北方。“下雪了,黑齒將軍的奇襲也要開始了,而我做的事情,狄相也很快就看得到了。”
......
。
——————————————
偏頭疼再犯,痛不欲生,今天只有這么一點點了,抱歉。
另外,今天有個qq的小書友在微信給蒼生留言。
孩子剛上初一,把蒼山當長輩看待,請教了好多問題。
其中一個很有意思,覺得有必要和大伙分享。
孩子說:蒼叔,我喜歡歷史,可是總能在歷史的評論里看到有人說這句話:
“說中國人只看從前,抓著歷史不放;西方人則放眼未來,這就是中國人沒有西方人有創造力的根本原因。”
孩子說,他看到這樣的話很不舒服,可又沒有語言反駁,讓我教教他。
好吧,這種話蒼山也不知道從哪個“缺”的嘴里傳出來的,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很多很多,幾乎每本歷史題材的下面都看得到。
記得《大宋》的時候也在書評里出現過,被我懟了一次,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熬湯》好像還沒有。
我是這么教孩子的:直接噴,別客氣!
就問他一句:“你瞎啊!?當今世界,哪個國家發展最快,創造最多的奇跡看不見嗎?最有活力,在未來最有競爭力,看不見是嗎?”
特么噴子的世界真的是“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