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盼皇兄得勢之時,可摒棄前嫌,與我二人一個安穩!”
“這.....!”武承嗣愣住了。
他進來和李賢、李顯打個招呼,完成是出去“表面和氣”,可不是真跟這哥倆稱兄道弟來的。
可是,他沒想到,李賢跟他來了這么一出。
這算是服軟?還是投誠?
武承嗣心中飛速地計較起來。
李賢說的沒錯,武老太太欲立他為太子,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而這件事,依當下時局,也多半是成了。
李賢現在來服軟,不管是真是假,都無可厚非。
那問題就簡單了,自己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
不接受,當然沒問題。
雖說一眾清流之臣幫著這兩兄弟,可這在武承嗣的眼里都不夠看。
別忘了,武承嗣在朝中折騰多少年了,攢下多少底子?
李賢和李顯回來才多久?他們又有什么底蘊?
更別說,武老太太是站在他這一邊的,只這一點就足夠了。
說白了,武承嗣不缺這兩個同盟。
可是話說回來,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要好。
再說,這二人如果明里暗里與自己站在一邊,那一眾清流之臣多多少少會少找他的麻煩。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想想朝堂上存在幾方勢力?
李氏皇族、清流之臣、關隴門閥,他武承嗣,還有武三思,外加一個實力最弱的太平公主。
現在,李氏一支主要看這兩兄弟;關隴門閥因為世家之案的關系,大氣都不敢喘;而以狄仁杰為首的清流,又心向李氏。
也就是說,李賢、李顯與他結盟,那就等于李氏、武承嗣、清流合為一眾,朝堂上只剩武三思和太平公主。
所以,這個買賣可以接。
想到這里,武承嗣笑了。
“二位皇弟說的哪里話?我們本就是兄弟,此言可是見外了呢!”
“放心!只要有我武承嗣在一天,這朝堂之上,誰敢動兩位皇弟一根汗毛,都要過我武承嗣這關。”
言下之意,這個請求,我接了!
當然,至于李賢所言真假,武承嗣根本不在考慮之內。
還是那句話,要立他的是武則天,老太太在上面頂著,他什么都不怕!
......
眨眼之間,三人已經達成暗盟。
見李賢、李顯露出舒心之兆,武承嗣微微一笑,戲謔道:“說吧,賢弟這個時候與為兄說這些,應該不會別無所求吧?”
武承嗣還是比較會做人的,李賢來“主動投誠”那肯定得給人家一點好處。
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而李賢尷尬一笑,“皇兄說的哪里話,我兄弟二人句句肺腑,可沒有二心的。”
呵呵,嘴上說的大氣,可是問題是,你尷尬什么?
尷尬就說明問題了,說明你還是有所求,只不過不好開口罷了。
“誒~~!”武承嗣大發的一擺手,“為兄還不信任你嗎?可該說的還是要說。畢竟咱們現在同為一氣,幫你就是幫我自己!”
“這....好吧!”李賢為難道,“小弟得到消息,似乎梁王要舉薦宋之問入相?”
“明白了。”武承嗣點頭,原來是為了相位之爭的事。
“皇弟可有人選?”
“這......”
李賢笑道:“小弟哪有什么人選?只不過是不想梁王人的人上去與咱們為難罷了。”
“倒是狄公之前提的那個張柬之,似是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