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陛下,舉目皆敵,朝中只有一個賀蘭敏之也還是火侯不足。唯一的靠山,也是她能夠執掌朝政的根本所在,就只有高宗李治。”
“這樣的情況下,陛下可謂是如履薄冰,一個不慎就要翻船。”
“你覺得,她會因為一個女人懷了高宗的骨肉,而心生記恨,甚至辣手摧之?”
“會為殺這個女人而得罪高宗,并在賀蘭敏之的心中埋下殺妹之恨?”
“況且,這個女人還是她的外甥女。”
見吳寧低頭不語,狄仁杰以為他還在固執己見,連忙又道:“而且....”
“當時的情形是,陛下為了在朝臣與百姓心中確立自己的地位,極力推動封禪大典,并與高宗帶滿朝文武遠赴泰山封禪,一去就是半年余。”
“回京之時,正是她名聲最盛,局勢扭轉的當口兒。她更不可能為了殺一個女人,把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威望扔之腦后了吧?”
吳寧:“!!!”
吳寧一直沒有說話,只靜靜地聽著。
當狄仁杰說到這里的時候,吳寧猛的一怔,突兀開口:“狄公是說,當時朝臣都反對封禪?”
“當然反對!”狄仁杰瞪眼。
“本來就是勞心勞財,還是一個女人去主持封禪。再加上事出突然,朝臣們哪有不反對之理?”
“嗯。.“吳寧沉吟著,“如此說來,那就說得通了。”
狄仁杰反倒讓吳寧弄糊涂了,“什么就說得通了?”
吳寧抬頭:“其實,從一開始我就斷定,我娘的死不是老太太所為。”
狄仁杰:“......”
“你...你怎么知道的?”
吳寧一笑,“除了狄公剛剛所說的這些,還有一點很重要。”
“什么?”
“那就是,如果是老太太所為,她絕不會傻到回京之后再動手。”
時間上不合理。
賀蘭氏是在武則天封禪之后,已經回到京城了才死的。
表面上看沒什么不對,可是,哪個殺人兇手會這么蠢呢?
說白了,吳寧要是武則天,絕對不會等回了京再動手吧?
去泰山一去就是大半年,這么長的時間不在京城,隨便吩咐一個死士之類的人物就把賀蘭氏做了。
到時,武則天遠在京城之外,誰還會懷疑到她頭上?
這不是傻嗎?非得等自己回來了,成了嫌疑最大的那個再動手?
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都不會犯這種邏輯錯誤。
......
——————————
狄仁杰是從局勢上分析,而吳寧則是從邏輯的角度分析。
兩個方向得出同一個結論,武則天既沒有動機,也沒有殺人邏輯。
更何況,從當年孟蒼生的描述來看,武則天有故意布局的嫌疑。
說明這里面肯定還有別的什么事兒,是不為外人所知的。
......
當吳寧把這些說給狄仁杰聽,狄胖子不但沒有放心,反而更加疑惑了。
“既然......既然知道不是陛下所為,那你還......”
狄胖子不明白,吳寧既然什么都明白,那為什么對武則天還是充滿敵意呢?
疑然發問,卻見吳寧笑了。
“她可能是沒殺我娘,她也可能沒想殺下山坳幾百口的吳氏族人。”
“可是,這一切皆因她而起,皆因她追逐的權利而來!”
吳寧直視狄仁杰:“她不是元兇,卻勝似元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