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都省了。
因為該說的,讓吳老十都說完了。
......
三次叩首,祭拜完成,吳寧、吳啟又起身到墳前,想到把墳塋修整一番。
可是,實在沒什么可打理的。墳上一顆草芽兒都沒有,顯然也是今年剛剛培過的墳土。
吳啟苦笑一聲,“這個恩情可是大了。”
看著吳寧,“要不,回村問問?是哪位恩人如此細心,咱們重金以報吧?”
太平也是點頭,“代孝之恩確實不小,可是你們卻不便出面,還是本宮來吧!”
“嗯。”吳寧點著頭,心道,回村問問卻有必要。
正想著,山林之間,猛的響起一陣鐘聲。
三人一愣,“這山上還有寺院?”
側耳細聽,不是寺院,這是道鐘。
因為期間隱約還夾雜著細微鈴聲,乃是道家法器的組合。
“山上有道觀!”
吳啟抬頭四望,然而林深不知鐘鼓處。
哪里看得見?只分辨得出聲從何來。
“那邊!”吳啟指向一個方向。
“鐘聲是那邊傳過來的。走!!咱們去觀里問問。離的這么近,說不定就知道是誰有此善心,幫忙打理墳前呢。”
說著話,便率先尋著鐘聲而去。
吳寧與太平也與吳啟想法差不多,便由著吳啟引路,三人尋聲進山,找尋林中道觀去了。
......
果不出吳啟所料,道觀離吳寧養父母的墳塋確實不遠。
尋著山邊的一處小路而上,只盞茶光景,就是一片豁然開朗。
一片聳立石崖被林木遮掩,在山下時,自下而望根本看不見。到了此處,方現出巍峨。
而石崖之上,確實有一道觀。
拾階而上,到了觀前。
吳啟抬頭一望,觀門之上有匾額,上書三個大字——天師觀。
“天師觀?”吳啟歪頭細品。
好吧,也沒什么可品的,很是普通的道家名字。
對著有些出神的吳寧嚷道:“走吧,進去一觀!”
說完,率先進了道觀。
“有人嗎?弟子特來瞻仰三清了。”
“......”
眼見吳老十一身湛藍儒袍,負手而立的樣子,頗有幾分文士之風,太平卻是忍不住搖頭苦笑。
吳啟經常如此,跳脫得不知其故,時不時還有點‘犯二’。
呵呵,倒也不失可愛。
也不阻止,靜等觀中道人出來。
而吳寧也大抵如是,亦靜靜地等著回應。
“有人嗎?”只聞吳啟又喊了一聲。
終于,觀中鐘鈴之音乍然而止,騰騰騰......細碎腳步由遠而近。
“來啦,來啦!!”
“客官,啊......不對!”
“施主是上香,還是問卦!?”
吳啟:“......”
吳寧:“......”
太平:“......”
三人當場石化。
只見一奶聲奶氣,漂亮到不像話的“小道士”,磕磕絆絆地跑了出來,一臉的神采飛揚。
這孩子,有個......
六七歲?
......
。